案例分享 | 智能电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
电能作为一种经济、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能源形态,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能源应用形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能主要来自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其转换与控制是由电力系统及其控制系统完成的,而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
背景与痛点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已进入第三代智能电网大规模发展和建设的阶段,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培养满足第三代电网建设需求的电气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高等学校相关学科的紧迫任务。
目前,从培养满足第三代电网技术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设施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学生感性认知度低、实验操作具有危险性、学生实践机会较少等诸多不足,因此,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智能电网实验教学平台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已成为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
解决方案:原则与方针
基于此,恒点与东南大学共同开发设计智能电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实验以实际江苏电网为蓝本,融合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元素,聚集于“新能源”和“电力系统调度”两个焦点,有力推进国家低碳发展。大规模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并网处于高电压大电流的危险环境中,同时电网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无法在实际系统中做故障实验或电网崩溃实验。
本实验项目源于工程实际和科研前沿,经过精心设计,构建出“理论方法教学+虚拟实物仿真+工程实际操作”的实验体系,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关键知识点,让学生通过“理论方法教学”夯实调度知识,通过“虚拟实物仿真”加强系统感知和知识理解,最终在虚拟真实环境下进行“工程实际操作”提升操作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
解决方案:设计亮点
实验根据教学需求,共分为电力系统认知和电网调度、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电力系统故障处置三个板块。
(1)电力系统认知和电网调度
学生首先会进入虚拟调度大厅,浏览真实的调度场景。调度大厅内部主要包含大屏、工位、虚拟电脑。大屏上上方展示系统的全局统计信息,并且将根据实时电网调度结果动态变化。调度大厅中大屏上的各个模块闪烁,学生可以依次点击闪烁的模块进入子场景认知设备结构及运行原理。
在电力系统认知网络拓扑子界面,分别点击沙盘上闪烁的“火电厂”、“风电场”、“光伏电站”、“变电站”和“线路”,可以观察电气设备的相应实际模型,子界面会出现相应标签说明其组成部分。其中,在风电场和光伏电站中,会计及天气状况的随机性,展现出新能源出力的特性曲线,并为后续实验做基础。
(2)电力系统运行调度
运行系统对电压的控制,是安排和充分利用电网中的无功功率补偿容最和调节能力,随时保持正常运行情祝下和事故情况后电网中各枢纽点电压值不超过规定限颊,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当大量的温控负荷被合理的控制时,能发挥出高度有效的聚合灵活性,这种特性使得温控负荷为智能电网提供多种多样的辅助服务。
(3)电力系统故障处置
故障不处置:三维的场景沉浸式的展现故障的危害。
故障处置:在相对应的各个变电站和发电厂接收到调度大厅的调度指令,调整至目标值后,进入故障处理的实践环节。
结语
恒点与东南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智能电网综合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通过教学软件平台能够重现智能电网系统中自动装置与继电保护功能实现的原理及各种物理过程,使得学生通过仿真教学软件平台的操作与练习,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运行、故障、自动装置与继电保护的原理。
通过交互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避免传统实验教学中的可能接触到高电压、大电流的危险性,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和改进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目的。
相关推荐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大规格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助推职业院校“新双高计划”
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为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改善提供了重要契机。与此同时,虚拟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破解传统实训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如何将设备更新与虚拟仿真有机结合,构建新型实训教学体系,成为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恒点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为核心内容,采用“虚拟现实+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完整地还原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场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新能源汽车为当前国家推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最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
-
虚拟仿真解锁教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虚拟仿真实验是教育创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解决了传统教学痛点,以科学设计原则和全面实验环节助学生攻克知识难关。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将会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输送越来越多的人才,助力我国新能源领域突破,推动交通行业绿色转型。
-
案例分享 | 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中国矿业大学遵循“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共同开发《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学习掌握真实煤矿智能掘进工作面工作环境、设备、配套方式、安全操作流程、关键结构组成及功能等。增强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数字研创中心,赋能教学新生态
恒点虚拟仿真数字化研创中心是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虚拟仿真硬件设施建设、软件平台搭建和虚拟仿真内容资源建设三个部分。在研创中心,利用XR数字融合工作站、 XR-LED互动教学平台、MR智能互动沙盘等交互设备,提供深度沉浸的学习体验。通过VRC-Editor虚拟仿真编辑器,实现XR虚拟仿真资源的研制、开发与测试。同时搭建虚拟仿真资源管理平台,与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实体实训中心组成虚实结合的实训基地。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矿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实践机会不足、高风险操作难以模拟、教学成本高昂等难题。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矿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将在矿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MR智能互动沙盘赋能实训教育未来
在传统的实验或实训中,大量物理设备的投入、大量实验材料的消耗必不可少,教学过程也难以重复、复制、共享。MR智能互动沙盘是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开发的一款教育实训设备。它结合光学空间定位技术,通过虚实融合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度仿真的多学科协作训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