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释放城市建筑的艺术细胞
前不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及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的“风自海上——2024建筑艺术作品展览”在中华艺术宫开幕。该展览展示近年来优秀建筑艺术创作成果,彰显建筑艺术在城乡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城市建筑艺术也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水平建设、严标准管理,对优化城市建筑艺术的色调和风格至关重要。此外,人们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催生城建艺术特别是相关人才培养更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如何提高建筑艺术水平,培养高素质建筑艺术人才成为相关领域的重要课题。
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政策助力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在伴随大数据、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颠覆性技术突破情势下应运而生的。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和管理创新,具体表现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个显著特征,最终目标是催生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随着新质生产力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探索推动我国各行业转型,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建筑行业也深受影响。
前两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大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为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部署,提升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产业服务体系创新活力,加快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构建完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特制定本行动计划。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正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虚拟仿真技术推动城建艺术教学发展
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劳动者是创新创造的主体,也是先进生产工具的运用者。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者不仅包括引领行业科技前沿、创新创造的领军科技人才,也包括具备跨领域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技术的技能型人才。
在城建艺术领域,新兴虚拟仿真技术不仅从规划、实施角度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也为高素质的城建艺术科技人才与技能人才培养赋能。
传统的城建艺术决策、组织、过程管理往往依赖管理者个人素质经验,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掌握不熟练,大大制约了城建艺术的发挥。而传统重视理论和应试的教学手段,以及城建艺术实践本身的经费与时间消耗,都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于城市建筑艺术向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转型产生强劲的助推动力。并且,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实训教学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够为科技与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全新的高科技工具,也可以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发展。
恒点通过校企合作,与高校、职校共建虚拟仿真实验室或实训基地,以虚助实,通过将真实采集的数据,以高仿的三维图像予以呈现,构建逼真的沉浸式教学环境,降低了场地、设施、材料的投入,缩短了实践周期,提供了低成本的实践教学方案。
另一方面,虚拟仿真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艺术创新与艺术实操的能力,提升将理论结合岗位实践的水平,有助于面向行业实际开展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全新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中,教师也可以随时把握学生情况,开展因材施教,这对于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职业非常重要。
恒点自主研发的VRC-Editor虚拟现实内容开发工具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的使用理念,大大降低使用门槛,有助于校方降低对技术开发的依赖,根据教学实际自行设计课程,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该工具兼容主流硬件设备,能够在多种VR头戴显示设备、PC、手机、平板等设备上进行多人协同交互式操作,可以为包括城建艺术在内的各个专业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结语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让讲“中国故事”、具“中国气派”的优秀建筑艺术作品走向世界,推动中国建筑艺术创作水平提升与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在探索教育转型、助力产业转型的道路上,恒点扎根垂直领域,拓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场景,为城建艺术人才培养赋能。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助力仪器类专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仪器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教育数字化加速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正在教育领域大放光彩。恒点作为一家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服务商,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提供完整的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
-
案例分享 | 大型客机综合导航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交通运输行业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各行业发展的生命线。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交通运输系统,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实验和操作,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培养高质量人才。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自主研制导航系统,对国家重大交通运输项目,有着前所未有的推动力量。
-
案例分享 |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低空经济发展迅速,无人机备受大家关注。由于各种因素,无人机集群技术实验教学面临严重困难,相关实验教学必须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展开。恒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掌握经典的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培养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虚拟仿真技术,重塑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低空经济的迅速崛起,无人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进入大家的视野之中。虚拟仿真技术为无人机专业的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途径和操作机会。学生能够反复演练无人机的组装拆解、飞行控制、无人机群体协同与自主避障等核心技能。恒点虚拟仿真的VR实训手段为无人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提供了新教学方式。
-
2024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
案例分享 | 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其艺术亮化设计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恒点智能教育推出的“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正是对行业现实需求的有力回应。实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造型基础设计的程序与步骤、原理与方法,并运用当代科技技术,完成既精良又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
-
怀进鹏:2025年将开启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新三年;实现“用得好才是硬道理”
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3年来,建成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坚持“应用为王”。践行人民属性,把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作为教育数字化的立足点;把握战略属性,把赋能教育变革作为教育数字化的突破点。
-
虚拟仿真技术,引领城市景观设计教育革命
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在解决城市景观设计问题中的作用和成效显著,如突破教学资源限制、改善师资力量薄弱、优化评价体系等。技术进步对城市景观设计教育或实践质量和效率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展望未来,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有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教育和实践的创新,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暂定比赛项目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暂定比赛项目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