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 下一代网络数据中心防御清洗虚拟仿真实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存储与处理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网络攻击手段也日益复杂,尤其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对数据中心的威胁愈发严重。
如何有效防御和清洗这些攻击,保障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已成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相关人才的培养乃是重中之重。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下一代网络数据中心的安全防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网络数据安全
传统教育的缺陷
传统的防御方法往往依赖于硬件设备和简单的流量过滤技术,但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的DDoS攻击时显得力不从心。
网络环境日益复杂,数据中心的拓扑结构和流量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防御方法难以适应这种动态变化。这也导致教学内容必须不断随之更新。
此外,传统防御系统通常需要大量的硬件资源支持,导致成本高昂,因此相应的教学经费负担也水涨船高。
虚拟仿真技术
助力网络数据安全实训
恒点与东南大学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推出《下一代网络数据中心防御清洗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其基于现代网络空间安全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高度逼真的实验环境。
该项目遵循“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学习相结合,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三维仿真场景等多种媒介,再现数据中心面临DDoS攻击的过程,让学生和专业人士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开展拒绝服务攻击与防御的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
赋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
《下一代网络数据中心防御清洗虚拟仿真实验》具有多个显著的设计亮点。
首先,项目采用三维仿真技术,将数据中心的各个主体如控制器、SDN交换机、边缘节点等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极大地增强了学习者的感性认识。通过第一视角的操作,学习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网络拓扑结构和攻击防御机制,有效提升实践能力。
其次,项目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综合运用,学习者能够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最后,项目强调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习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探索,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不同防御策略的效果。这种自主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配套硬件,恒点推出XR数字融合工作站,其同时具备了普通电脑的鼠标、键盘,以及虚拟仿真专用软硬件,为传统机房、智能教室、实训基地等的升级,提供多元集成的模块化综合解决方案。
结语
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网络安全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和实践模式。该项目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DDoS攻击的原理和防御机制,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从而为网络安全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网络安全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
-
打破癌症诊断教学困局,虚拟仿真实现临床实战常态化教学
在医学院校和职业卫生类院校的课堂上,癌症诊断教学长期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恒点通过情景化的虚拟仿真教学体系,将虚拟现实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癌症诊断全流程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实现真实临床场景的“无风险复刻”。通过虚拟仿真,学生可以在安全环境中反复试错,培养临床决策能力,打破了临床实践机会不足的瓶颈,为医学教育提供完善的虚拟临床解决方案。
-
AI+虚拟仿真,助推虚拟仿真智能化发展
AI技术与虚拟仿真的融合,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力地推动了虚拟仿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恒点AI技术强势赋能虚拟仿真项目,打造实践目标图谱、能力图谱和学习图谱。其中,实践目标图谱为学习指明方向,学习图谱助力学生高效达成目标,能力图谱则对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和反馈,进一步指导学习目标和学习路径的优化,构建智能化虚拟仿真学习新生态。
-
“新双高”视角下,虚拟仿真赋能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面却面临着诸多难题。在新双高计划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车专业需紧密围绕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内涵建设。虚拟仿真技术凭借其突破时空限制、降低实践成本、增强交互体验等优势,成为破解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瓶颈的关键路径,为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跨国设计项目激增,兼具文化敏感性与创新力的室内设计师成为行业刚需。然而,传统教学深陷多重困局。为此,恒点以虚拟仿真为技术核心,助力院校打破“地域局限”迈向“全球共创”,共同探索跨文化设计人才的培养新路径。作为教学配套的硬件设施,恒点推出跨文化设计XR数字融合工作站,从而着力改善传统多媒体教学效率低、管理难、功能单一、无法适应未来虚拟仿真应用需求的短板。
-
6大行动,让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来看教育部最新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经过3至5年努力,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探索形成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路径。
-
恒点助力江苏职业院校装备制造大类教师“AI+虚拟仿真”能力素养提升
近日,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装备制造大类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培训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恒点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对培训教师开展《AI+虚拟仿真赋能实践教学创新发展暨教育智能化建设与应用》讲座。报告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中的教育和应用;职业智能知识库、实践目标图谱、职业能力图谱的建设与应用;虚拟仿真智能化升级等内容等内容进行了经验分享。
-
虚拟仿真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专业涵盖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多个方向。与此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恒点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提供完整的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解决传统实训中“三高三难”问题,同时融入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模块,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与校企协同创新。
-
虚拟仿真激活非遗生命力, 赋能职业教育新双高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非遗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双高计划”和产教融合政策驱动下,恒点“非遗技艺传承‘AI+虚仿’创新实训基地”应运而生。实训基地由非遗技艺博物馆展示区、非遗技艺虚拟仿真练习区、非遗技艺教学资源研创区和非遗技艺制作体验区四大区域组成。通过恒点自研的虚拟仿真硬件设备和系统,构建虚实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助力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专业金基地建设。
-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非遗技艺传承,破解教学痛点
《非遗专业教学痛点及转型》:非遗专业面临资源稀缺、成本高、时空限制等问题,亟待数字化转型。教育部《意见》指出,职业院校应推动非遗进校园,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学生可通过实训平台学习非遗。然而,实训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痛点与难点,需要进一步改革。恒点“非遗技艺传承‘AI+虚仿’创新实训基地”以其独特的优势为非遗专业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非遗传承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
AI+虚拟仿真:职业教育智慧化变革新引擎
在数字化浪潮的驱动下,职业教育正面临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挑战,亟需转型。“AI+虚拟仿真”结合的沉浸式虚拟仿真实践与教学成为解决传统实训痛点的重要方法。恒点建设的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正重塑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练、评”全链条、全流程。通过构建复杂场景,虚拟仿真技术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复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