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怀进鹏:2025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人才培养 -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2025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人才培养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在采访中提到:

今年将会推出战略行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中更好地加快、加强人才培养。一是体现在基础学科。二是加快和加强围绕国家战略技术发展重要的学科设置,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培养,进一步借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规律加强人才培养,比如像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要加快布局。三是优化现有的学科,并适度增强新的学科。

继续加大数字教育国家平台建设,把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起来,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

2025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

以下为相关采访实录:

新华社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人才培养。最近一段时间,深度求索DeepSeek、智能机器人等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请问,教育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科技进步与产业需求的人才?谢谢。

怀进鹏:谢谢您的提问。DeepSeek和机器人在最近一段时间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想它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效果。但与此同时,它也向我们提出了面对重大科技变化和产业变革,我们的教育如何应对。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对社会提出了特别重要的需求,尤其是对教育,所以它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就强调,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刚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特别提到这一点。教育部将会以制定和实施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为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主要有三点考虑。

第一,在制度和机制上推动创新。在当前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中,我们会加大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发展相融合的生态和组织机制。同时,我们会在这个领域中围绕产业变革加快和加强学科布局。在这个领域中,我们现在以产教融合为基础,推动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我们将会进一步扩大。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已经开始与产业加强合作,邀请2000多位企业的总师、1万多名企业工程师与教育结合培养人才,来自实践课题超过5000多个,这些方面为我们加大推进培养人才,推进把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相融合下的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同时,我们在制度创新和机制的安排设计中加大结合力度,在评价改革特别是推动高校的分类改革,结合高校的不同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建立和推动高等教育优化布局和分类改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加大力度推进评价体系的改革,更好地引导(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急需(培养)人才。

第二,我们今年将会推出战略行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中更好地加快、加强人才培养。一是体现在基础学科。大家知道,科学技术有它的规律、有科学的范式,如何结合科学规律和科学范式培养人才,我们将加强“强基计划”,继续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我们在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在数学、计算机这样的既有基础又有国家战略需求的领域,推动核心课程、核心师资队伍和核心教材等的建设。二是加快和加强围绕国家战略技术发展重要的学科设置,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培养,进一步借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规律加强人才培养,比如像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要加快布局。三是优化现有的学科,并适度增强新的学科。同时,我们会稳妥扎实地推进“双一流”高校本科扩容,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大家可能知道,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为我国的现代产业、现代制造业作出了相当的贡献,这个领域的70%的人才来自于职业教育的培养,对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教育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第三,我们将会推进试点探索示范。发挥地方和高校的创新动能、先行先试,有目标地去引导和加强这项工作。一是在科教、产教融合中要建立示范区。二是我们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都是国家战略的宝贵资源,如何把高校当中已经积聚的知识创新和技术能力,有效的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所以我们在推动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借助“双一流”高校的一流学科筹建高等研究院,来加快与区域发展的结合。同时,在这个领域中把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这些重要的领域结合进来,来适应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通过制度机制的创新,建立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三类招生目录的统一调整机制,并建立供需动态监测机制,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家的需求,既要适应还要适度超前,还要快速跟进我们的产业发展。

大家都知道,科技变化正在深入开展当中,这一领域有很多新的问题。我们既要继往开来,又要与时俱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我们将坚持开门办教育,跟国际开放合作办教育,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做出教育的贡献。谢谢。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部长您好,我们都知道,基础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老百姓都非常关心。所以想请问您,教育部今年在这方面有什么重要举措?另外,对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要求,又有着怎样的考虑呢?谢谢。

怀进鹏:谢谢记者的提问。的确,基础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最关心关切的事情。我给大家报个数据,中国有将近50万所学校,有2.3亿基础教育的在学人数。怎么看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首先我跟大家报告,我们基础教育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一是我们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1.1%,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7%,这个数据在全球可比,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我们处于世界高收入国家行列。二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从国内来看,2021年的基本数据,全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城镇务工随迁子女85%都能够进入到公办学校就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办好基础教育,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李强总理又作出专门部署。今年,我们将重点关注两类事情。一是教育资源配置和推动改革的力度,随着人口变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们将会推进市县结合的模式和机制,完善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社会和人口结构的调整。二是大家知道,县中振兴是这些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到60%的中学生是在县域中学,怎么办好县域中学,我们将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把县中作为我们面向优质均衡的重点突破,优化布局、师资配备,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到县中,使县中更好地服务乡村学生。

同时,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优质均衡。首先要建立优质均衡学校的基本标准,建好寄宿制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能力。同时,我们将会加强综合高中建设,更好地统筹职普融通。应该说,就像前一位记者问的当前科技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教育是要改革,但也是教育未来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一个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我们会加大力度,提升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跨域交流作为我们提高质量很重要的内容。我们还会在这个领域加强一些重点问题的突破和实践探索。比如说,继续加大数字教育国家平台建设,把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起来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加强国优、国培计划,为优质均衡做出我们的贡献。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春季新开学,很多学校推出了“课间15分钟”的计划,如北京、安徽、甘肃等,我大概数了一下有20多个省市开始实践课间15分钟,我们希望学生心里有阳光、身体能出汗,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好的基础。

同时,今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大家都很关心。对这个方面的工作,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切实把普及普惠、教育布局和教师队伍做扎实,为推进工作做准备。大家知道,今年6月1日《学前教育法》将正式实施,我们将会推动制度、政策、保障机制深入落实,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为2-3岁的幼儿提供托育服务,切实把生育、养育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惠。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推荐

  • AI+虚拟仿真,助推虚拟仿真智能化发展

    AI+虚拟仿真,助推虚拟仿真智能化发展

    AI技术与虚拟仿真的融合,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力地推动了虚拟仿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恒点AI技术强势赋能虚拟仿真项目,打造实践目标图谱、能力图谱和学习图谱。其中,实践目标图谱为学习指明方向,学习图谱助力学生高效达成目标,能力图谱则对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和反馈,进一步指导学习目标和学习路径的优化,构建智能化虚拟仿真学习新生态。

  • 虚拟仿真助力医学影像教育迈向新高度,让人才培养没有差距

    虚拟仿真助力医学影像教育迈向新高度,让人才培养没有差距

    从X光、CT到 MRI、超声等,精准的医学影像诊断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影像设备资源有限且昂贵,学生实操机会不足;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恒点通过构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凭借丰富的资源、个性化学习模式与沉浸式实践体验,为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活力。

  • 虚拟仿真赋能灾害防护教育,以数字之盾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虚拟仿真赋能灾害防护教育,以数字之盾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防灾工程人才缺口持续扩大,传统灾害防护教育深陷“三高三难”困局。高危场景难构建、复杂过程难呈现、跨学科教学难开展。恒点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灾害防护工程教育,通过高精度虚拟仿真技术,1:1还原灾害场景,化高危、高难度场景为零风险实践教学场景。虚拟仿真教学以真实的数据为基础,能够模拟灾害演化过程,以及防灾工程的应对。

  • 数字技术筑牢安全工程教育防线,虚拟仿真教学项目赋能自然灾害防护人才培养

    数字技术筑牢安全工程教育防线,虚拟仿真教学项目赋能自然灾害防护人才培养

    传统自然灾害防护教育主要依赖于理论教学,方式与内容往往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体实验则存在诸多限制,如成本高、风险大、难以模拟真实场景等。恒点推出自然灾害防护相关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高度逼真的自然灾害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灾害现场,为自然灾害防护教育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学习环境。

  • “新双高”视角下,虚拟仿真赋能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新双高”视角下,虚拟仿真赋能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面却面临着诸多难题。在新双高计划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车专业需紧密围绕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内涵建设。虚拟仿真技术凭借其突破时空限制、降低实践成本、增强交互体验等优势,成为破解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瓶颈的关键路径,为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跨国设计项目激增,兼具文化敏感性与创新力的室内设计师成为行业刚需。然而,传统教学深陷多重困局。为此,恒点以虚拟仿真为技术核心,助力院校打破“地域局限”迈向“全球共创”,共同探索跨文化设计人才的培养新路径。作为教学配套的硬件设施,恒点推出跨文化设计XR数字融合工作站,从而着力改善传统多媒体教学效率低、管理难、功能单一、无法适应未来虚拟仿真应用需求的短板。

  • 室内设计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开启设计教育新视界

    室内设计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开启设计教育新视界

    室内设计行业作为提升空间品质和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室内设计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与此同时,传统室内设计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恒点推出的室内设计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多种典型室内空间场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实践操作机会不足的问题。

  • 6大行动,让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来看教育部最新通知

    6大行动,让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来看教育部最新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经过3至5年努力,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探索形成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路径。

  • 恒点助力江苏职业院校装备制造大类教师“AI+虚拟仿真”能力素养提升

    恒点助力江苏职业院校装备制造大类教师“AI+虚拟仿真”能力素养提升

    近日,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装备制造大类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培训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恒点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对培训教师开展《AI+虚拟仿真赋能实践教学创新发展暨教育智能化建设与应用》讲座。报告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中的教育和应用;职业智能知识库、实践目标图谱、职业能力图谱的建设与应用;虚拟仿真智能化升级等内容等内容进行了经验分享。

  • 虚拟仿真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专业涵盖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多个方向。与此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恒点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提供完整的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解决传统实训中“三高三难”问题,同时融入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模块,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与校企协同创新。

恒点新闻

  • AI+虚拟仿真,助推虚拟仿真智能化发展

      67

    AI技术与虚拟仿真的融合,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力地推动了虚拟仿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恒点AI技术强势赋能虚拟仿真项目,打造实践目标图谱、能力图谱和学习图谱。其中,实践目标图谱为学习指明方向,学习图谱助力学生高效达成目标,能力图谱则对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和反馈,进一步指导学习目标和学习路径的优化,构建智能化虚拟仿真学习新生态。

  • “新双高”视角下,虚拟仿真赋能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190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面却面临着诸多难题。在新双高计划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车专业需紧密围绕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内涵建设。虚拟仿真技术凭借其突破时空限制、降低实践成本、增强交互体验等优势,成为破解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瓶颈的关键路径,为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 6大行动,让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来看教育部最新通知

      214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经过3至5年努力,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探索形成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