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中文教育平台: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
随着“汉语热”的升温,中文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语言学习市场之一。但对非母语学习者而言,难以理解“诗词意象”“成语典故”等深层语言逻辑的文化隔阂成为最大的学习障碍之一。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精神,推出“全息中文教育平台: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支持全球一体化全息中文教育实践平台的创新课程资源跨终端多人协同教学。
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
客户端系统
该系统涵盖教师端、学生端和中心服务三大模块,为全球中文教育提供全方位支持。
教师端提供情境式录制与存储功能,允许将虚拟仿真场景录制下来,存储格式兼容主流视频格式,如MP4、AVI等;学生能够按时间戳回放历史课堂,多分辨率支持最低1080P,低延迟加载≤500ms,确保学生可以流畅地回顾课程内容。虚拟学习模式支持4种模式:跟学模式(强制同步)、自由模式(学生自主探索)、讲授模式(单向授课)、小组模式(多人协作)。在自由/小组模式下,教师还可以第三人称视角实时介入,延迟≤200ms,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授课内容推送与控制功能允许教师推送多种类型的文件,包括PPT/PDF/视频/全景视频(360°)/虚拟仿真场景(WebGL/Unity格式),并远程控制学生终端的内容展示权限。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虚仿课堂常用虚拟教具,如课堂管理工具,实时显示学生在线状态,实现一键点名、分组(自动/手动)、签到名单导出(Excel/CSV);虚拟板书支持语音弹幕实时转文字(中文识别准确率≥95%),教师可选择性播放弹幕;投屏功能支持应用投屏(限定窗口)和桌面投屏(全屏),兼容投影仪、LED大屏等多屏设备;课堂答题/考试功能支持随机点名、抢答(响应时间≤1秒)、客观题自动批改;虚拟黑板支持手写笔触(压感级别≥1024级)及图形工具;课堂训练支持多人协同训练、分组训练、个人训练;多终端兼容,适配PC、VR、移动端;语音识别支持中英文混合语音转文字;面部表情捕捉基于摄像头实时捕捉(帧率≥30fps),支持主流表情驱动模型;教学模式切换支持普通模式(2D界面)、沉浸模式(3D全息)、VR模式(头显交互),并支持教室、实验室、户外等不同课堂场景风格切换。
学生端则提供多终端接入支持,包括Web端(Chrome/Firefox)、PC客户端、VR头显(6DoF定位)、移动端(iOS/Android)。学生可以享受语音存储与检索功能,按关键词检索课堂语音(基于ASR技术),存储格式为MP3+文字索引。学习模式包括直播课程(实时互动延迟≤300ms)与自主学习,并支持指令式课程重现教师操作路径)。资源访问方面,学生可自主访问教师开放资源,涵盖全景视频(H.265编码)、虚拟仿真课件(WebGL/Unity/Unreal格式)。
中心服务模块则聚焦于权限控制、虚拟摄像机、流媒体推送、多人协同管理、边缘计算架构、多终端信号同步、资源下载优化和系统性能等方面。包括权限控制基于教师、学生、管理员等不同身份的RBAC模型,动态调整学生操作权限;虚拟摄像机支持智能视角切换,能够自动跟踪教师/学生焦点,多终端显示内容动态适配;流媒体推送,支持RTMP/WebRTC协议,单房间并发用户数≥100,端到端延迟≤500ms;多人协同管理支持教师预设协作规则,同步精度误差≤50ms;边缘计算架构采用分布式节点部署,虚拟仿真课件渲染延迟≤100ms,本地节点覆盖80%区域;多终端信号同步支持跨终端指令同步,协议兼容MQTT/WebSocket;资源下载优化基于CDN+P2P的混合分发,本地缓存命中率≥90%,弱网(1Mbps)下课件加载时间≤3秒;系统性能支持≥100终端同时在线,服务器配置要求为CPU16核/内存64GB/GPU。
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
异地校区多教室在线互联管理系统
异地校区多教室在线互联管理系统包括资源展示平台和管理系统功能两大模块,旨在为教育机构提供高效的远程教学和管理解决方案。
在资源展示平台方面,平台提供主题自定义功能,提供≥50套UI主题模板,支持自定义配色/布局/LOGO上传(PNG/SVG格式)。知识点管理功能则将碎片化知识点标签化,与项目绑定后生成知识图谱可视化编辑。富媒体资源管理支持多种格式,包括视频(MP4/MOV)、全景视频、虚拟仿真课件(Web/VR/PC客户端)。
管理系统功能涵盖账户管理、课程管理、授课模式、数据分析和终端兼容性等方面。账户管理支持LDAP/SSO集成,批量导入账号,权限分级(超级管理员/校区管理员/教师)。课程管理允许创建课程模板,含预习资料/课堂任务/课后作业,并支持学生报名。授课模式支持翻转课堂、PBL教学,同时兼容SCORM标准课件导入。数据分析功能能够记录学生行为日志(点击/停留/操作路径),并生成数据报表。终端兼容性方面,系统支持手机(H5自适应)、VR、PC,采用统一账号体系。
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
支持硬件
(1)硬件参数:
1)CPU:≥ Inter i7-14700KF 20核28线程 主频5.6GHz
2)内存:≥ DDR5 6000 32G*2
3)硬盘:≥ 固态硬盘 1T+2TB SSD
4)独立显卡:≥ RTX4060 8G 独立显卡
(2)知识库系统硬件
1)CPU:13代I7 16核24线程 3.4GHz;
2)显存:NVIDIA RTX4090 涡轮版24G;
3)容量:4TB 安全存储空间;
4)内存:64GB(32GBX2) DDR5 4800;
5)电源:1000W。
结语
恒点“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专为全球中文教育者和学习者量身定制,融合前沿科技,打造沉浸式、交互性强且资源丰富的全息中文教育生态系统。无论是对于致力于传播中文文化的教育机构,还是对于渴望探索中文奥秘的学习者来说,这个平台都无疑是一款实用的教育工具。
相关推荐
-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真实能源交易涉及电网实时调度、碳配额拍卖、绿证跨境结算等敏感操作,书本交易无法接触实时变化的数据。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着手解决现有能源交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虚拟仿真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从单点知识到系统决策的全场景覆盖,以模拟的行业真实应用场景复刻实操细节,支持通过数据调整交易策略,在实践中理解能源市场的机制原理,强化理论、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深化对跨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关部署,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经研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特组织开展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征集工作。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征集并遴选一批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照亮智慧能源教育之路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能源人才培养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传统能源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针对传统能源专业教育的痛点,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高度仿真的能源系统虚拟环境,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能源系统的运行、维护、故障诊断与处理等实践操作,为能源专业教学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学习环境。
-
案例分享|芜湖铁画:富春山居图复原虚拟仿真实验
芜湖铁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教育传承长期受制于多重瓶颈。以《富春山居图》这样的经典作品为例,其构图精髓,很难通过口头讲解或平面示范传达。针对上述痛点,恒点与东南大学共同打造了“芜湖铁画:富春山居图复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实验涵盖了富春山居图的复原图绘制、铁画的制作流程与工艺等九个知识点,帮助学生从铁画工艺系统学习到简单部件的样例制作,再到富春山居图铁画的虚拟制作。
-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难以提供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这限制了学生语言实践和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恒点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同开发“万国邮联世界邮政日大会国际交流虚拟仿真实验”,以英语和邮政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以一年一度的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邮政日大会为交际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多媒体动画、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为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交际场景。
-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文科建设成为高校文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正逐渐在高校新文科专业中崭露头角,为解决传统文科学习中的痛点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仿真技术能够通过VR、AR、MR等技术,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为文科教学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传统绘画教育受制于“名师资源稀缺”“材料损耗高昂”“技法可视化不足”等因素,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破解传统教学中“高成本临摹”“名师资源不均”等难题,为院校打造“零损耗、全场景、可溯源”的数字化教学体系。虚拟仿真能够复现名家真迹的笔法轨迹与墨色变化,模拟不同画派的手法,实现透视、回溯、跨时空临摹等途径,化解教学资源不足、技法动态演示不足问题,降低教学和试错成本。
-
数字教育新趋势,恒点以技术领航教育生态
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不断加深:虚拟仿真重塑教学场景、AI驱动产教深度融合、职教出海构建全球技能网络……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支点,通过虚拟仿真设备研发、虚拟仿真实训室搭建、虚拟仿真在线学习系统建设等,正深度参与这场教育变革的浪潮,赋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
-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职业教育正从“3C”(规模化、标准化、同质化)迈向“3I”(国际化、智能化、集成化)。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将为教育提供更加个性化、沉浸式和高效的学习体验。恒点以其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和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成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推动者,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
-
“新双高”政策导向下,虚拟仿真如何重塑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
在“新双高计划”和产教融合政策驱动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需聚焦 “技术+艺术+产业”三维融合。基于此,恒点打造“数字媒体艺术虚拟仿真实训室”,通过数字创作全流程XR工作站、XR拍摄系统、混合现实大空间(空间计算)开发体验系统、高精度动捕系统+数字人等虚拟仿真硬件设备,构建虚实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助力职业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双高计划”建设,赋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