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 |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虚拟仿真如何使教育乡贤理想成真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在第40个教师节,我们一起重温谆谆教诲,感悟灵魂工程师的精神内涵。
作为教育先贤,孔子很早提出了极为超前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但受限于古代的制度与技术,难以广泛兑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尊师重教的文化传承和优良传统,也有着独特的教育思想,作为儒家的开山鼻祖,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如此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21世纪的今天,虚拟仿真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不仅为我们带来最先进的教育生产力,也将彻底颠覆固有的教育模式——以往由教师单方面灌输书本内容、刷题考试的教学方法成为历史,先贤理想中“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与“因材施教”的个性教学,成为现实。
虚拟仿真
促进师生关系转型
依托虚拟仿真搭建的学习平台,创新的互动学习模式,能够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这是对传统教学由教师主导的一种颠覆。
虚拟仿真技术通过真实数据的采集,营造一个高度仿真的空间。其具有整合教学过程、细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功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与重构了师生关系,实现了“以学定教”。
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要负责灌输知识,布置和批改作业,组织考试,因此必须让教师扮演知识权威和课堂掌控者。
然而,在虚拟仿真催生的全新教学模式下,教师转而通过设计学程计划、提供资源支持、组织教学评价等方式,利用虚拟仿真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承担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和激励工作。
此外,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开放式在线学习系统,能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碎片时间随时随地通过其开展学习,也助于课程资源从校园走向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实现。
恒点创新性发展出MOOL(Massive Open Online Labs大规模在线开放实验室),在慕课基础上增加具有互动性的实操内容,是开放式在线虚拟仿真学习系统的代表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而是转变学习引导者与协助者,也不再局限于象牙塔内的教育,而是为全社会终身学习的传道授业解惑,从而实现先贤“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
虚拟仿真+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转型
教师团队的优化本身也是一门科学。我国的教研模式一直承担着组织管理教学研究、指导支持课堂教学、推进落实课程改革、咨询服务行政决策等重要职能,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转型,也必然催生教研职能的转型,从而支持信息技术条件下在线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虚拟仿真+教研”的改革需求呼之欲出。如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这就要求校方协调各方力量,将教研人员、专家学者、教师、技术人员乃至合作企业等都纳入全新的教学体系之中,产教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达成技术专长培养的远景目标。
校企共育
促进协同机制转型
生产关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铺平道路。因此,必须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一点同样关系到新兴技术在教育产业中的应用。如何打通教育、科技、人才的新质生产力要素,成为理顺教育产业相关联系的关键课题。
2022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这既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步,也是教师角色转型的一大步,更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一大步。
根据前述内容,教师不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还必须成为技能训练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突破以往课业内容与工作内容的单纯联系,让协同机制不断深化。
让企业将成为“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来源,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企业实践,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将这种实践能力反哺到执教中,将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构成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性循环。
企业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帮助,并不仅仅局限于其所教授专业的领域本身。恒点开发的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VRC-Editor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的使用理念,为教师不依赖专业人员、根据学生情况与教学需求、自行解决配套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力工具。
这帮助教师获得课程资源的自生能力,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转型、教学关系的转变,也有无可限量的促进作用。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助力仪器类专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仪器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教育数字化加速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正在教育领域大放光彩。恒点作为一家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服务商,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提供完整的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
-
虚拟仿真技术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交通运输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系统集成与兼容性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交通运输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训练平台,提高应对复杂状况的能力。虚拟仿真技术,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企业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
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民航安全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安全生产列为“数字化赋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五个重要领域”之一,明确要求“建立基于智能建造、数字孪生的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航空情景,开展航空事故隐患排除、应急处置相关的教育与培训。节约了成本也让学生经历了实训过程。恒点以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为抓手,助力民航加快数字化产业升级,推动社会发展。
-
政策解读 | 从“双高计划”到“新双高”,虚拟仿真能做什么?
“新双高”目的在于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而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迅猛进步对教育教学模式构成了新挑战。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但也有种种限制。虚拟仿真技术赋能实践教学,深化产教融合,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
-
重磅!新增23校!第二轮“双高计划”院校增至220所
第二轮“双高计划”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6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6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每个高水平专业群经费投入为1000万/年。《第二轮“双高计划”标准框架》包括思政工作的引领度、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条件基础的支撑度、建设措施目标的可达成度、政策机制的保障度、成果成效的贡献度等。
-
案例分享 |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低空经济发展迅速,无人机备受大家关注。由于各种因素,无人机集群技术实验教学面临严重困难,相关实验教学必须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展开。恒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掌握经典的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培养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虚拟仿真技术,重塑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低空经济的迅速崛起,无人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进入大家的视野之中。虚拟仿真技术为无人机专业的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途径和操作机会。学生能够反复演练无人机的组装拆解、飞行控制、无人机群体协同与自主避障等核心技能。恒点虚拟仿真的VR实训手段为无人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提供了新教学方式。
-
2024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赴恒点参观交流
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在校生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内容和模式。12月31日上午,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30余名在校生赴恒点参观交流开展校企实践活动。
-
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因材施教,恒点为虚拟仿真教学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024年全国教育数字化工作总结会,提到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满足各行各业对人才培养的高追求,需要各界共同实践、积极探索。恒点通过多方合作,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校方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系统解决方案,落地了一批虚拟仿真教学项目。无论是XR数字工作站和MR智能互动沙盘都展现了优良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