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教育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进行时, 看虚拟仿真如何助力实训教育
随着国家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不断加深,数字化浪潮席卷各个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近年来,教育设备的更新已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市场接近3000亿
设备更新更什么?
2024年3月13日,为了助力经济复苏和促进消费,国务院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随后在2024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支持普通高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以及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的实训教学设备更新。
目标是在2027年前,全国教育领域的设备投资规模比2023年增长25%以上,有效补足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设备短板,推动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更好适配。
在普通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方面,《方案》明确将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材料、能源等战略性急需领域以及新兴学科,支持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更新不适应教学科研需求、性能无法达到教学科研相关配置标准或影响使用安全、已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设备。
对于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的实训教学设备,《方案》强调设备要符合专业教学要求和行业标准,或符合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端仪器、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能源电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更新不适应实训教学需求、未达到相关实训教学条件标准、影响实训教学安全的设备。
随后,多地响应高校设备更新的政策,各省市的发改委纷纷披露了本地区高校设备更新的详细计划,预计将带来近3000亿元的大市场机遇。例如:
广东省:30所高校的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额达到33.39亿元;
贵州省:首批设备更新项目涵盖16所院校,总投资额为20.3亿元;
天津市:8所高校设备更新项目的获批总投资额为20.26亿元;
河北省:发布了15所高校设备更新的可行性批复通知,项目总投资为7亿元。
……
在这些设备更新项目中,智慧教育、实训室、机房、实验设备等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都位列其中,成为重要的更新内容之一。
人工智能+虚拟仿真
打造实训教学新体验
在《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引领下,教育技术装备升级的号角已经吹响。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然而,传统的实验室或实训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物理设备、消耗大量实验材料,教学过程也难以重复、复制、共享,其操作可能具有风险性,部分细节也难以呈现、观察。尤其是一些涉及生物、核物理、智能制造的实验或实训,医学、驾驶或军事实操,以及遥不可及的景观讲解等,因此传统实验室、实训基地亟待升级改造。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虚拟仿真实训作为一种利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验模拟的教学工具,正逐渐成为高校实训教学的重要一环,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实验平台,提升实践能力,并有效解决高校实训面临的“三高三难”问题。
1、虚拟仿真实训研创中心
虚拟仿真实训研创中心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智能+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研创中心能够给教师提供详细的虚拟仿真技术培训和支持,并帮助他们将全新的技术应用于教学中,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研创中心还为学生提供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用以进行实训操作和模拟练习,通过沉浸式教学,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更好地掌握实际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研创中心还能跟企业的相关项目、专业进行合作,开展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强化产学融合、校企合作。
2、XR数字融合工作站
XR数字融合工作站,以其空间计算能力、虚拟显示与交互功能,为高校实验与实操提供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作为硬件和软件的高度集成平台,既可以作为普通电脑使用,也可以支持支持AR、VR、MR等虚拟仿真操作,全面服务实训管理、数据采集、评价报告等工作。
3、3D-LED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由显示渲染、交互追踪以及中心控制三大核心技术构成,老师还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增加异地互联系统、VR、AR、MR等硬件设备。
通过3D-LED交互显示系统来教学,教师通过可视化演示、实时示范、交互式教学和实时注释等功能进行讲授,并提供逼真的虚拟环境供学习者进行实践训练。学生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进行模拟操作、协同演练和决策训练,以提高技能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4、MR智能互动沙盘
MR智能互动沙盘,利用光学空间定位技术,能够将复杂的地理环境、建筑结构、历史场景、产品内部结构等以立体、动态的虚拟形式呈现在面前。在产品组装、产线设计与预演、城市规划、军事想定、工程模拟、地理信息系统(GIS)、灾害应急响应及历史文化复原等多个学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沙盘内置多人协作控制系统,可多人佩戴眼镜进入同一个虚拟环境,在操作者的引导下,共同完成数据分析、产品解析、实验操作等,提高协同作业的能力。并通过与智慧校园、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数据链接,破解线下传统实训数据孤岛。
结语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背景下,教育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
虚拟仿真实训以其虚实结合、实践教学、高安全性等优势,同时还符合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点的新质生产力要求,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都将虚拟仿真应用到实践教学之中。国家也相继出台一系列“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的支持政策,加快了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
未来的教育,将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智慧教育,虚拟仿真无疑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
-
案例分享|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电力市场交易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恒点推出的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能够在低风险、高效率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直观感受电力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该实验平台以实际电力市场交易为蓝本,高度还原了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发布、市场申报、市场出清、结果发布等。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扮演发电商和售电商的角色,进行虚拟报价操作,体验真实的市场交易过程。
-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真实能源交易涉及电网实时调度、碳配额拍卖、绿证跨境结算等敏感操作,书本交易无法接触实时变化的数据。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着手解决现有能源交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虚拟仿真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从单点知识到系统决策的全场景覆盖,以模拟的行业真实应用场景复刻实操细节,支持通过数据调整交易策略,在实践中理解能源市场的机制原理,强化理论、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深化对跨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有效路径,推动人工智能助学、助教、助研、助管。推进职业教育“教”与“学”的数字化改革,探索AI驱动的课程设计、沉浸式教学场景、个性化学习路径等,同步构建多模态教学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强化教学过程成效追踪与学习行为预警。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科研改革,研究构建职业教育教科研AI数据库,提高职业教育战线教科研效率和质量。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关部署,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经研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特组织开展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征集工作。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征集并遴选一批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
以虚拟仿真为笔墨,绘就美术教育新画卷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针对现实困境,恒点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实践教学,高度还原美术创作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画室之中。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画笔、颜料和画纸,尝试各种绘画技巧,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通过虚拟仿真,学生能够在数字世界中感受笔墨丹青的魅力,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难以提供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这限制了学生语言实践和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恒点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同开发“万国邮联世界邮政日大会国际交流虚拟仿真实验”,以英语和邮政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以一年一度的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邮政日大会为交际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多媒体动画、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为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交际场景。
-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文科建设成为高校文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正逐渐在高校新文科专业中崭露头角,为解决传统文科学习中的痛点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仿真技术能够通过VR、AR、MR等技术,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为文科教学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传统绘画教育受制于“名师资源稀缺”“材料损耗高昂”“技法可视化不足”等因素,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破解传统教学中“高成本临摹”“名师资源不均”等难题,为院校打造“零损耗、全场景、可溯源”的数字化教学体系。虚拟仿真能够复现名家真迹的笔法轨迹与墨色变化,模拟不同画派的手法,实现透视、回溯、跨时空临摹等途径,化解教学资源不足、技法动态演示不足问题,降低教学和试错成本。
-
数字教育新趋势,恒点以技术领航教育生态
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不断加深:虚拟仿真重塑教学场景、AI驱动产教深度融合、职教出海构建全球技能网络……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支点,通过虚拟仿真设备研发、虚拟仿真实训室搭建、虚拟仿真在线学习系统建设等,正深度参与这场教育变革的浪潮,赋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
-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职业教育正从“3C”(规模化、标准化、同质化)迈向“3I”(国际化、智能化、集成化)。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将为教育提供更加个性化、沉浸式和高效的学习体验。恒点以其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和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成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推动者,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