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 唐代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虚拟仿真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案例分享 | 唐代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虚拟仿真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以其开放的姿态和丰富的文化交流,孕育出了独特的服饰艺术。今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致力于将这一传统艺术以全新的形式呈现给世界。

背景与痛点

在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唐代服饰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

唐代贵族女性的装扮和服饰

一方面,由于服装纺织材料的特性传统服饰的实物资料稀缺,且保存状态难以保证,古代服装很难完整的留存至今,导致学生和研究人员难以直观学习和研究。我们现有的实物资料基本都保存在博物馆中,藏品也大多为面料残片与部分配饰的部件,在现有的教学中,学生也很难实现赴各地博物馆进行实物考证。

另一方面,现代设计需求日益增长,对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以唐代为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众多,其中重点为宫廷剧,剧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唐代官常服,官常服的复原与设计是剧中人物造型设计的重要内容。而实体设计成本高、耗时长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恒点与西安工程大学、马冬教授团队合作开发的“唐代题材影视人物官常服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应运而生,以实物资料为佐证,通过通过影像数据采集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唐代服饰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

唐代官服的虚拟仿真设计

通过数字技术对中国古代服装进行虚拟仿真复原设计,建立3D虚拟仿真资料库,结合史料记载与博物馆实物,复原了唐代官常服的款式、色彩、面料和图案,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唐代服饰的形制特点和文化内涵。

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设计流程,认知设计元素,而且深化了他们对唐代服饰文化的理解,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以数字资料库为设计素材,结合影视服装设计原则与剧本要求,自主设计符合角色性格特点的人物服装造型,提升学生市场化设计能力,提高实验效率。

设计亮点

本实验的建设弥补了传统实验的不足,以及将以前不可操作的环节通过3D虚拟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设计流程,认知设计元素。其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允许学生根据剧本需要自主设计符合角色性格特点的人物服装造型,提升学生市场化设计能力,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系统将史料文献记载复原成虚拟仿真可视化实物,不再单纯的通过书本学习与理论讲授来掌握知识点,而是通过“可视化”教学,增强对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强化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史料文献记载通过虚拟仿真技术重现

实验系统实现了“翻转课堂”,创建有知识角作为实验前的知识储备,学生可通过知识角预习实验所需相关知识,知识角包含知识点创建功能,并能将知识点与实验操作步骤一一关联。提示功能,供学生查看知识,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系统通过“引导型”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其以培养学生设计与实践能力为目的,将唐代题材影视人物官常服设计分解为唐代官常服复原设计、官常服影视服装设计两大部分实验模块,尤其是后者允许结合剧本要求和角色性格进行自主性创作设计,从而将知识贯通。

实验系统还通过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增强学生设计能力。实验允许学生分组,可在线进行讨论研究,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设计意见。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访问服饰博物馆或在线提问由专业教师给予指导意见,更有针对性地交流与答疑。

实验中允许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设计

学生的设计作品从传统的二维平面效果图转化为3D虚拟的三维模型,更能准确、真实的反映作品的设计效果。解决了在传统实验中效果图与设计实物差别大的问题,学生可根据模拟的仿真效果及时修改设计作品,得出最优化的实验结果。

结语

唐代题材影视人物官常服设计虚拟仿真实验,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唐代服饰文化的平台,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一实验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更为影视美术设计等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关推荐

  • VR+AI:助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智能化创新发展

    VR+AI:助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智能化创新发展

    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以“知识传授为主,学习路径组织为辅”的授课模式低效循环频发,难以达成个性化能力培养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宠。它不仅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更加灵活和扩展性的实验教学,还能够快速构建真实问题的场景和交互学习模式,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降低实验教学的成本。

  • 全球仅5个,恒点入选!

    全球仅5个,恒点入选!

    由恒点承担的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虚拟中文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学模式”,借助模拟北京城市地铁场景进行留学生的中文语言教学,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跨文化交际学习平台。成功从全球百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联合国语言和交流培训中心遴选委员会选为全球五个中文教学数字创新展示成果之一。并受邀于4月24号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项目建设经验的分享交流。

  • 数智赋能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数智赋能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分为基本验证、综合设计、研究探索三个层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实验教学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实验教学不应仅停留在验证已有知识的层面,而应通过“前沿引领+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东南大学熊宏齐教授提出“数智赋能实验教学”理念,从实验教学的再认识、虚拟仿真与AI技术的融合、实验教学的整体设计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数智技术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 理工科资源交互操作系统,开启理工科教学新风尚

    理工科资源交互操作系统,开启理工科教学新风尚

    传统理工科实验教学因硬件滞后、教学设计碎片化、师资资源对接不足等问题,已难以满足现代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恒点推出“理工科资源交互操作系统”,理工科资源交互操作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构建的数字化实验教学与科研教学系统,为理工科教学、科研和技能训练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 案例分享 | 民航大飞机客舱用户体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民航大飞机客舱用户体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民航工业设计正经历从“工程导向”向“用户体验驱动”的深刻转型,客舱人机交互设计领域迫切需求专业人才,用户体验已成为航空装备教育升级的重要指标。恒点民航大飞机客舱用户体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提供高度逼真的模拟场景。以虚补实,减少了实体设备投入成本,实验包括“人机-内饰-内饰CMF”三大设计实验环节,注重提升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集成设计创新能力 。

  • “Al+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圆满结束

    “Al+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圆满结束

    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会主办,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 研讨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于2025年4月20日圆满结束。本次“‘Al+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示了“AI+虚拟仿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为“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 春风拂面 温暖相聚 | 恒点举办一季度员工集体生日会

    春风拂面 温暖相聚 | 恒点举办一季度员工集体生日会

    本次恒点集体生日会,不仅让小伙伴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聚焦产业,科技引领,为打造高品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而不断努力,共同奔向虚拟仿真2.0时代!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2025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人才培养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2025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人才培养

    加快和加强围绕国家战略技术发展重要的学科设置,进一步借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规律加强人才培养,比如像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要加快布局。继续加大数字教育国家平台建设,把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起来,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

  • 重磅!央视、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恒点助力东南大学虚拟仿真教学,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

    重磅!央视、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恒点助力东南大学虚拟仿真教学,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

    近日,东南大学探索人工智能融合教学创新取得新进展,并得到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媒体关注报道。在由恒点支持建设开发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跨空间索结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上,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和设备,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入虚拟的苏州奥体游泳馆,进行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 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公布第二轮“双高计划”推荐名单

    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公布第二轮“双高计划”推荐名单

    近日,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分别公示了第二轮国家“双高计划”推荐名单,具体如下:

恒点新闻

  • VR+AI:助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智能化创新发展

      43

    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以“知识传授为主,学习路径组织为辅”的授课模式低效循环频发,难以达成个性化能力培养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宠。它不仅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更加灵活和扩展性的实验教学,还能够快速构建真实问题的场景和交互学习模式,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降低实验教学的成本。

  • 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学合成实验平台:开启化学教育与研究新时代

      61

    教育部等九部门提出《意见》,鼓励建设高校智慧课程和人工智能特色课程,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新模式。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学合成实验平台应运而生,为化学教育和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革。重塑化学教育的活力与吸引力,化学学科需要全新的学科结构和研究方法。随着这一平台的不断推广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化学教育将更加贴合时代需求,化学研究将迈向新的高度,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化学人才、推动化学学科的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全球仅5个,恒点入选!

      113

    由恒点承担的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虚拟中文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学模式”,借助模拟北京城市地铁场景进行留学生的中文语言教学,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跨文化交际学习平台。成功从全球百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联合国语言和交流培训中心遴选委员会选为全球五个中文教学数字创新展示成果之一。并受邀于4月24号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项目建设经验的分享交流。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