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设备更新 | MR大空间协同系统重塑未来教育与实训生态
2025年教育领域迎来深化改革的政策加速期。教育部在年度工作部署中明确提出“巩固教育数字化新赛道成果”,并进一步要求“将虚拟仿真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流程”。怀进鹏部长指出:“教育数字化已从试点探索转入规模化应用阶段,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集约化、教学精准化。”
政策东风+技术变革:
虚拟仿真迎来黄金时代
近一年来,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全面铺开,教育部明确提出“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教育装备升级”,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迎来新一轮改革浪潮。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30年,高危作业、智能制造、应急安全等领域需求激增,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倒逼教育模式创新。
在此背景下,南京恒点凭借多年技术积淀,推出MR大空间协同系统,以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交互技术为核心,为高校、职校及企业打造“高安全、高效率、高精度”的智能实训平台,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MR大空间协同系统结合混合现实技术,可实现多人协作,带来沉浸式体验。以此技术为基础的MR多人大空间训练平台能够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提供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接近实战的训练体验,借助先进的定位跟踪技术,支持多人在同一空间内自由互动,如操作装备、搬运物资等,增强训练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训练效果和实践能力。
MR大空间协同系统:
技术突破与核心优势
1、虚实无缝融合,突破传统实训局限
传统实训常受限于“三高三难”(高危、高成本、高损耗;难实施、难观察、难重复),而恒点MR大空间协同系统通过光学空间定位技术与混合现实(MR)引擎,实现虚拟场景与物理空间的精准叠加,实时数据反馈与物理操作结合,大幅提升实训安全性与真实感。
2、多用户协同作业,赋能团队创新能力
系统支持多人异地协同操作,打破地域限制。例如,在智能制造课程中,学生可分工模拟生产线上的机械臂调试、物流机器人路径规划及质检系统联动,通过虚拟孪生工厂实时验证协作方案,培养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这一特性尤其适用于“新工科”教育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
教育革新:
从课堂到产业的“能力跃迁”
1、破解高危实训难题,打造“零风险”学习环境
在核电检修、高空作业等高风险领域,虚拟仿真系统通过1:1还原事故场景(如辐射泄漏、设备过热),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反复演练应急预案,结合传感器数据实时评估操作规范性,显著降低实训风险。
2、推动产教融合,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系统支持企业真实生产数据导入,构建“教学-研发-应用”闭环。例如,某车企将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数字孪生模型接入MR系统,学生可直接参与虚拟产线优化,企业同步获取创新方案,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生态赋能:
恒点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恒点MR大空间协同系统并非孤立产品,而是与VRC-Editor虚拟仿真编辑器、3D-LED交互大屏、XR数字融合工作站等组成完整生态:
快速开发:教师通过VRC-Editor零代码平台,可自行搭建定制化MR实训场景;
多端协同:支持VR头显、PC端、移动端多设备接入,适应不同教学场景;
数据贯通:实训数据实时上传云端,生成学情分析报告,助力精准教学。
结语
随着“十四五”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深入实施,恒点将持续深耕虚拟仿真领域,推动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建构”转型。我们期待与更多院校、企业携手,共筑“虚实共生”的智能教育新生态,为中国制造2025与数字中国战略输送更多卓越人才!
相关推荐
-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跨国设计项目激增,兼具文化敏感性与创新力的室内设计师成为行业刚需。然而,传统教学深陷多重困局。为此,恒点以虚拟仿真为技术核心,助力院校打破“地域局限”迈向“全球共创”,共同探索跨文化设计人才的培养新路径。作为教学配套的硬件设施,恒点推出跨文化设计XR数字融合工作站,从而着力改善传统多媒体教学效率低、管理难、功能单一、无法适应未来虚拟仿真应用需求的短板。
-
6大行动,让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来看教育部最新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经过3至5年努力,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探索形成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路径。
-
恒点助力江苏职业院校装备制造大类教师“AI+虚拟仿真”能力素养提升
近日,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装备制造大类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培训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恒点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对培训教师开展《AI+虚拟仿真赋能实践教学创新发展暨教育智能化建设与应用》讲座。报告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中的教育和应用;职业智能知识库、实践目标图谱、职业能力图谱的建设与应用;虚拟仿真智能化升级等内容等内容进行了经验分享。
-
虚拟仿真激活非遗生命力, 赋能职业教育新双高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非遗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双高计划”和产教融合政策驱动下,恒点“非遗技艺传承‘AI+虚仿’创新实训基地”应运而生。实训基地由非遗技艺博物馆展示区、非遗技艺虚拟仿真练习区、非遗技艺教学资源研创区和非遗技艺制作体验区四大区域组成。通过恒点自研的虚拟仿真硬件设备和系统,构建虚实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助力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专业金基地建设。
-
AI+虚拟仿真:职业教育智慧化变革新引擎
在数字化浪潮的驱动下,职业教育正面临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挑战,亟需转型。“AI+虚拟仿真”结合的沉浸式虚拟仿真实践与教学成为解决传统实训痛点的重要方法。恒点建设的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正重塑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练、评”全链条、全流程。通过构建复杂场景,虚拟仿真技术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复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
乘风破浪,逐光前行 | 恒点举办第一季度优秀员工表彰大会
恒点将以此次优秀员工表彰大会为新的起点,在公司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朝着下一步发展目标奋勇前进,在虚拟仿真领域持续深耕,为推动行业发展、实现教育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的力量。在团队建设方面,恒点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学术交流、项目实践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打造一支更加团结协作、富有创新精神和战斗力的团队。
-
盛夏同欢,共悦生辰 | 恒点举办4、5、6月员工集体生日会
恒点举办4、5、6月员工集体生日会,生日会不仅让小伙伴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未来,恒点将进一步丰富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深化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合作,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和专业特点,开发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助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
“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开启数字文旅实践教学新篇章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当下,“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正深刻变革数字文旅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为实训教学注入新动力。针对职业院校在应用人工智能的关键要点,结合传统文旅产业的实训痛点,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数字文旅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打造专属于数字文旅职业教育的“人工智能+虚拟仿真”解决方案,构建虚实融合、产教协同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
以数字之光点亮视觉未来,虚拟仿真重塑眼健康人才教育模式
传统眼健康教育受制于设备昂贵、操作风险高、临床资源稀缺等瓶颈,难以胜任培养高素质眼健康人才。恒点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3D画面,1:1复刻眼健康实操环境,做到高危操作的“零风险”还原,学生可无限次练习各类高危操作。恒点虚拟仿真为院校构建智能化教学体系,助力眼健康人才培养从“理论依赖”迈向“能力驱动”。
-
眼科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打开医学教育新视界
传统眼科专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眼科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限制。恒点推出“眼科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验光配镜操作。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实践操作机会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