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矿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矿业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始终是推动矿业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矿产领域对专业技术以及人才的需求从未停止过。每一次的矿产资源开发、每一项勘探技术的创新背后,离不开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持。

政策加持赋能矿业人才培养

矿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培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矿产行业的需求。

过去几乎所有的勘探以及开发工作都依赖于地质师以及工程师的经验以及直觉,但科技的进步以及工程难度的加大,单一的技术已经不再足够。比如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的逐渐普及;矿产领域正在转型;未来的矿山开发不再单纯依靠传统勘测,而是更多依赖高科技手段。

矿产行业亟需既懂技术、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矿产行业亟需既懂技术、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深化校企融合,培养矿产行业高层次人才的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关于加快推进地矿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地矿人才培养,推动校企融合发展。

《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提出了协同联建行业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矿业类人才培养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等共识,旨在推动矿业类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高校矿业人才培养痛点

矿业专业作为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包含石油勘探、煤炭开采、金属矿产的开发与利用等,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各种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强大的实践能力,然而,大部分学校的矿业专业培训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

1、 实训条件落后,教学内容滞后

许多学校的实训设备自动化、现代化程度低,与当前矿山企业的先进设备差距较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重新学习新设备操作。实训教材更新缓慢,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和演示性,缺乏与当前矿业技术发展的衔接,难以满足现代矿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校企合作不足

矿山企业因安全、生产进度和经济利益等因素,往往不愿接收学生实习,导致实训以参观为主,学生无法深入参与实际操作,导致实训与生产实际脱节。

大部分学校矿业专业学生实训存在局限性

3、经费与实习资源短缺

不少高校经费紧张,难以支付矿山企业的实训费用,而企业也不愿无偿提供支持,导致实训形式化、简单化,效果不佳。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实习基地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尤其是地方高校和小型矿山企业,实训资源更加匮乏。

同时,由于矿山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学校在实训的时候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虚拟仿真

为矿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在矿业领域,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恒点矿业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室,正成为推动矿业开采和作业安全实训的重要工具。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三维建模等技术,构建虚拟的矿山环境、设备和操作流程,帮助学生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1、提供安全的实践环境

虚拟仿真可以模拟矿山作业中的高风险场景(如塌方、瓦斯突出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应急处理和安全管理技能,避免真实环境中的危险。

虚拟仿真能够模拟真实的采矿环境

2、降低教学成本

虚拟仿真可以替代部分昂贵的实地实习和设备操作,减少对物理设备和实地资源的依赖。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反复练习设备操作(如钻机、挖掘机等),无需担心设备损耗。

3、增强教学的沉浸感和互动性

通过VR/AR技术,学生可以“进入”虚拟矿山,直观地观察地质构造、矿体分布和采矿流程。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展示矿体的空间分布,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地质结构。

4、多样化教学场景,突破时空限制

虚拟仿真可以模拟不同类型的矿山(如露天矿、地下矿)和采矿工艺(如爆破开采、长壁开采等),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生无需前往矿山即可完成实践学习。

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

5、个性化教学辅导

通过虚拟仿真资源管理平台,学生可以远程参与矿山设计和采矿操作。虚拟仿真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操作数据,分析其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指导。

结语

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矿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实践机会不足、高风险操作难以模拟、教学成本高昂等难题。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矿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将在矿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关推荐

  • 案例分享|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电力市场交易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恒点推出的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能够在低风险、高效率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直观感受电力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该实验平台以实际电力市场交易为蓝本,高度还原了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发布、市场申报、市场出清、结果发布等。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扮演发电商和售电商的角色,进行虚拟报价操作,体验真实的市场交易过程。

  •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真实能源交易涉及电网实时调度、碳配额拍卖、绿证跨境结算等敏感操作,书本交易无法接触实时变化的数据。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着手解决现有能源交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虚拟仿真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从单点知识到系统决策的全场景覆盖,以模拟的行业真实应用场景复刻实操细节,支持通过数据调整交易策略,在实践中理解能源市场的机制原理,强化理论、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深化对跨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有效路径,推动人工智能助学、助教、助研、助管。推进职业教育“教”与“学”的数字化改革,探索AI驱动的课程设计、沉浸式教学场景、个性化学习路径等,同步构建多模态教学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强化教学过程成效追踪与学习行为预警。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科研改革,研究构建职业教育教科研AI数据库,提高职业教育战线教科研效率和质量。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通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关部署,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经研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特组织开展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征集工作。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征集并遴选一批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难以提供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这限制了学生语言实践和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恒点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同开发“万国邮联世界邮政日大会国际交流虚拟仿真实验”,以英语和邮政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以一年一度的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邮政日大会为交际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多媒体动画、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为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交际场景。

  •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文科建设成为高校文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正逐渐在高校新文科专业中崭露头角,为解决传统文科学习中的痛点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仿真技术能够通过VR、AR、MR等技术,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为文科教学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传统绘画教育受制于“名师资源稀缺”“材料损耗高昂”“技法可视化不足”等因素,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破解传统教学中“高成本临摹”“名师资源不均”等难题,为院校打造“零损耗、全场景、可溯源”的数字化教学体系。虚拟仿真能够复现名家真迹的笔法轨迹与墨色变化,模拟不同画派的手法,实现透视、回溯、跨时空临摹等途径,化解教学资源不足、技法动态演示不足问题,降低教学和试错成本。

  • 数字教育新趋势,恒点以技术领航教育生态

    数字教育新趋势,恒点以技术领航教育生态

    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不断加深:虚拟仿真重塑教学场景、AI驱动产教深度融合、职教出海构建全球技能网络……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支点,通过虚拟仿真设备研发、虚拟仿真实训室搭建、虚拟仿真在线学习系统建设等,正深度参与这场教育变革的浪潮,赋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

  •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职业教育正从“3C”(规模化、标准化、同质化)迈向“3I”(国际化、智能化、集成化)。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将为教育提供更加个性化、沉浸式和高效的学习体验。恒点以其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和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成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推动者,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

  • “新双高”政策导向下,虚拟仿真如何重塑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

    “新双高”政策导向下,虚拟仿真如何重塑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

    在“新双高计划”和产教融合政策驱动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需聚焦 “技术+艺术+产业”三维融合。基于此,恒点打造“数字媒体艺术虚拟仿真实训室”,通过数字创作全流程XR工作站、XR拍摄系统、混合现实大空间(空间计算)开发体验系统、高精度动捕系统+数字人等虚拟仿真硬件设备,构建虚实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助力职业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双高计划”建设,赋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

恒点新闻

  • 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89

    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有效路径,推动人工智能助学、助教、助研、助管。推进职业教育“教”与“学”的数字化改革,探索AI驱动的课程设计、沉浸式教学场景、个性化学习路径等,同步构建多模态教学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强化教学过程成效追踪与学习行为预警。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科研改革,研究构建职业教育教科研AI数据库,提高职业教育战线教科研效率和质量。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通知

      82

    为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关部署,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经研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特组织开展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征集工作。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征集并遴选一批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 数字教育新趋势,恒点以技术领航教育生态

      284

    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不断加深:虚拟仿真重塑教学场景、AI驱动产教深度融合、职教出海构建全球技能网络……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支点,通过虚拟仿真设备研发、虚拟仿真实训室搭建、虚拟仿真在线学习系统建设等,正深度参与这场教育变革的浪潮,赋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