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  助高校实训不惧高温“烤”验 -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仿真 助高校实训不惧高温“烤”验

虽已立秋,但“秋老虎”依然发威,炎热逼人。预防和避免职业性中暑的发生,关乎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这就将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保护落到实处。

高温作业容易引发热射病,已经成为近年夏季的社会热点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等条件下的作业,如金属冶炼、金属铸造、纺织印染、玻璃制造等。

高温天气作业是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如野外考察、露天装卸、建筑施工、环卫作业、巡线巡检等。

高温天气下开展实操,具有安全隐患

如何在这类高强度条件下开展作业实操,是传统教育行业所面临的难题。强度太高,则带有较大的隐患,可能“提前劝退”学习者;但若因噎废食,起到实训实操的作用。通过虚实结合,开展此类条件下的作业实操,正在逐步成为院校和用人单位普遍采纳的教学手段。

特殊作业实操的悖论式难题

在工业生产中,以高温作业与高温天气作业为代表、于类似恶劣或危险环境下开展的劳动作业,也被称为特殊作业,这类工作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和复杂性,对于操作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要求极高,对劳动保护而言也是极大的挑战。

因此,此类作业的教学往往是重中之重,同时又是难中之难。

“平时少流血,战时不流血”成为特殊作业实操的悖论式难题

为了使得实际岗位的劳动作业能够顺利、安全开展,反复操练必不可少,这不仅能够提高操作人员的熟练度、强化其安全意识,也能考验和提升劳动组织方的综合保障能力,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然而,恰恰是因为此类作业自身具有风险性,如何开展实操训练,就成为一道摆在业内人士眼前的难题——放大实操的真实性与频率,则必然增加实操风险;而为了避免风险发生,则往往又必须在实操的真实性与频率上作出妥协。

这种悖论式的难题,导致传统的特殊作业培训方式存在瓶颈,使得学员难以真正掌握相关技能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虚拟仿真的“解题思路”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3D影像等手段,结合源于现实的数据,模拟现实作业环境,真实还原作业流程。在避免高温、高压、高污染的恶劣环境,降低风险的同时,允许学生可以模拟进行各种特殊作业操作。

恒点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的沙生植物生理学参数测定及水分管理虚拟仿真实验,便以虚拟仿真实验的形式,避免了沙漠、沙地中高温天气下开展野外考察的恶劣作业环境。

沙地环境的高温条件恶劣,以及沙地植物的生长周期则加大了实验的艰难程度

沙地环境的高温恶劣条件,使得这一环境中的野外考察成为典型的高温作业场景,沙地植物的生长周期则加大了实验的艰难程度

以虚拟仿真技术打造的实操平台,能够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安全意识教育、事故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巧,从容应对紧急状况的处理能力。

恒点与多所院校共同开发的核事故早期辐射环境应急监测仿真设计、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效果的虚拟仿真实验、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厌氧处理虚拟仿真等项目,就在降低核、生、化高危污染环境下暴露风险的情况下,以虚拟仿真手段提升学员的实践实操能力。

能实不虚、虚实结合

在模拟条件下熟练操作,并不保证走上岗位后,能在实际工作中够得心应手。因此,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恒点一直注意避免陷入“以虚代实”的误区,坚持遵循教育部对虚拟仿真教学“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性要求。

以虚拟仿真手段开展恶劣环境下的特殊作业实操,可以主要用于前期过渡,以强化安全保护意识与措施,提升安全操作技能与劳动保护能力。待条件成熟,再无缝衔接实体实操。这样的教学流程设计,可以大大缩短从理论学习到岗位实操的距离。

虚实结合、数字孪生,避免了模拟实操不能适应现实实操的问题

作为这一教学思路的落实,恒点与校方合作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过程中,注重以虚拟仿真设备,如XR数字融合工作站,对接校方的实训场地及其原有设备,通过“数字孪生”手段,完成虚拟环境与实体环境两种实操的对接,利于不同阶段教学之间的充分衔接。

展望未来,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的不断成熟,我们可以更好地在两种实操环境中进行切换与互动,这对于高危环境、恶劣条件下顺利、安全开展实操、实践,提升劳动保护能力与安全作业水平,都有着革命性的重大意义

相关推荐

  • 案例分享 |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

    MEMS加速度计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其应用面之广,覆盖了从国防到民用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涉及各种小尺寸、低功耗和高性能应用。然而目前MEMS传感器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书面教学层面,主要是MEMS传感器设计难度大,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设备价格昂贵且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校准试验受到场地及安全限制等实验教学的难题,因此只有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才能把这一高新技术内容引进实验课堂。

  • 案例分享 | 烫发剂配方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烫发剂配方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智能教育的烫发剂配方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是一次教育与科技的完美邂逅。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更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将在未来的日化品化工教育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化工人才,助力我国染烫行业未来会向高品质、高质量的方向顺利转型、健康发展,为消费者带来长远的健康保障。

  • 案例分享 |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常州工学院共同开发设计的“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基于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具有相关实训的操作与流程的基础上,还能引入“以人为本、责任担当”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 虚拟仿真赋能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赋能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迎来4.0时代。虚拟仿真实训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对接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为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有力促进区域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利用VR、AR、MR等模拟实训真实场景的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打造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综合应用创新型建筑人才。

  • 案例分享|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

    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推出,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也为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冷链物流的运作过程,培养冷链物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平台功能,拓展实验内容,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 李子柒带着非遗回归,虚拟仿真助力文化复兴

    李子柒带着非遗回归,虚拟仿真助力文化复兴

    虚拟仿真技术融合非遗文化新业态,为新科技应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活跃的应用场景,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从而构建全新的生产和生活形式,乃至全新的文明形态。这有助于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彰显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 案例分享 |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

    案例分享 |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无风险的跨文化交际训练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虚拟仿真在线学习平台推动高科技高质量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在培养国际交流人才的同时,也为日后国际教育资源的交流合作打好基础。

  • 文理互助,虚拟仿真推动跨文化教育人才培养

    文理互助,虚拟仿真推动跨文化教育人才培养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时代越是向前,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就越发突出。

  • 案例分享 | 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不仅是教育创新的典范,更是对未来公路隧道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持,也关系到道路安全乃至国家软件技术安全的战略大局。我们期待与行业同仁携手,共同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构建更加安全的隧道运营环境而努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相信虚拟仿真技术将在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贡献力量。

  • 突破传统教育局限:虚拟仿真技术在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

    突破传统教育局限:虚拟仿真技术在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

    虚拟仿真技术在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也为行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整个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技术将更加成熟,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我们有理由期待,虚拟仿真技术将继续为教育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恒点新闻

  • 政策解读 | 从“双高计划”到“新双高”,虚拟仿真能做什么?

      248

    “新双高”目的在于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而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迅猛进步对教育教学模式构成了新挑战。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但也有种种限制。虚拟仿真技术赋能实践教学,深化产教融合,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

  • 重磅!新增23校!第二轮“双高计划”院校增至220所

      312

    第二轮“双高计划”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6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6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每个高水平专业群经费投入为1000万/年。《第二轮“双高计划”标准框架》包括思政工作的引领度、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条件基础的支撑度、建设措施目标的可达成度、政策机制的保障度、成果成效的贡献度等。

  • 2024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

      308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