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多星座卫星导航系统构建及应用

负责人:祝雪芬 专业: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查看项目
东南大学 北斗系统多星座卫星导航系统构建及应用

团队依托“微惯性仪表与先进导航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导航制导与控制”国防科工局国防特色学科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打破资源和时空限制,开发了北斗系统多星座卫星导航系统构建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服务于“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方向。

东南大学 北斗系统多星座卫星导航系统构建及应用

东南大学

实验简介

团队依托“微惯性仪表与先进导航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导航制导与控制”国防科工局国防特色学科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打破资源和时空限制,开发了北斗系统多星座卫星导航系统构建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服务于“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方向。实验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北斗卫星、卫星轨道探究、导航定位原理和导航救援应用探索四个环节。通过该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训练,可使学生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组建和星座运行以及定位解算等有深入理解,为其将来开展对卫星导航方向(如卫星信号分析与模拟、捕获、跟踪及定位等相关研究)及组合导航方向的研究奠定基础。

设计原则

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是我国最新的先进科研成果,然而由于太空轨道的不可达,研究北斗卫星轨道和定位原理具有难度大、成本高的严重困难。因此,团队以相关教学成果为基础,为卫星导航相关课程研发了北斗系统多星座卫星导航系统构建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

首先,本实验方案采用了问题导向的设计方法,学生在实验中以解决实际的救援问题为目标,将任务分步完成。实验情景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本实验设计了四个紧密相关的实验环节,层层递进,在达成实验任务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接着,本实验还设计了丰富的自主设计探究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不停地尝试来找到最佳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最后,本实验立足当前重要国家项目。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是国之重器,本实验通过场景体验的实验过程,让学生体会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重大建设意义,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实验目的

本实验根据《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应用》、《导航定位于控制技术》、《信息导航系统》等课程教学大纲的关键知识点,结合最近建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卫星导航发展需求为牵引,构建了北斗系统多星座卫星导航系统构建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设计型探究型虚拟仿真实验,以期达到以下实验目的:

(1)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卫星轨道漫游环节,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北斗卫星系统,了解北斗系统的组建过程和北斗卫星网络结构。

(2)通过对每种轨道的运行演示让学习并认识北斗卫星运行轨道,让学生对北斗卫星所在的GEO,MEO,IGSO轨道六参数等轨道特征有更加直观具体的理解。

(3)通过虚拟设计卫星导航系统,调整自定义卫星的轨道参数,学生学习并掌握卫星轨道六参数(近地点幅角、半长轴、偏心率、倾角、升交点赤经和近地点时间)。

(4)通过在地面上使用全站仪演示三球交汇的原理,让学生对导航定位解算原理有进一步的认识;利用真实导航电文和伪距进行分步定位解算,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卫星位置解算流程和用户位置的定位解算流程。

(5)通过探索性的选择空间位置合适的卫星,了解四颗卫星的相对几何位置对导航定位精度的影响。

(6)通过模拟在真实洪水救援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基于卫星几何结构进行卫星选择的方法,使得学生具有在真实情况下能够根据使用地点的实际环境,对目标位置进行精准定位的能力。

实验要求

(1)专业和年级要求

本实验属于东南大学,该课程面向全校工科专业XX的学生任选。

(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可服务于“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方向,本实验涉及了“导航定位控制与应用”、“信息导航系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应用”等一系列专业课程的知识点。

学生参加本课程之前需要掌握的主要能力和知识结构包括: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卫星导航定位解算原理。

要求学生掌握开普勒卫星轨道无摄运动规律。

要求学生了解精度衰减因子对导航精度的影响。

虚拟仿真实验仪器科学虚拟仿真实验导航制导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

相关推荐

  • 案例分享|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电力市场交易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恒点推出的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能够在低风险、高效率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直观感受电力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该实验平台以实际电力市场交易为蓝本,高度还原了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发布、市场申报、市场出清、结果发布等。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扮演发电商和售电商的角色,进行虚拟报价操作,体验真实的市场交易过程。

  •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真实能源交易涉及电网实时调度、碳配额拍卖、绿证跨境结算等敏感操作,书本交易无法接触实时变化的数据。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着手解决现有能源交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虚拟仿真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从单点知识到系统决策的全场景覆盖,以模拟的行业真实应用场景复刻实操细节,支持通过数据调整交易策略,在实践中理解能源市场的机制原理,强化理论、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深化对跨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难以提供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这限制了学生语言实践和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恒点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同开发“万国邮联世界邮政日大会国际交流虚拟仿真实验”,以英语和邮政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以一年一度的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邮政日大会为交际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多媒体动画、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为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交际场景。

  •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文科建设成为高校文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正逐渐在高校新文科专业中崭露头角,为解决传统文科学习中的痛点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仿真技术能够通过VR、AR、MR等技术,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为文科教学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传统绘画教育受制于“名师资源稀缺”“材料损耗高昂”“技法可视化不足”等因素,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破解传统教学中“高成本临摹”“名师资源不均”等难题,为院校打造“零损耗、全场景、可溯源”的数字化教学体系。虚拟仿真能够复现名家真迹的笔法轨迹与墨色变化,模拟不同画派的手法,实现透视、回溯、跨时空临摹等途径,化解教学资源不足、技法动态演示不足问题,降低教学和试错成本。

  •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职业教育正从“3C”(规模化、标准化、同质化)迈向“3I”(国际化、智能化、集成化)。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将为教育提供更加个性化、沉浸式和高效的学习体验。恒点以其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和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成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推动者,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

  •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恒点创新地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航天探测人才培养,以技术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为一流航天人才团队建设添砖加瓦。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训课程可以高度还原航天探测场景,学生可沉浸式体验航天任务全过程,直观了解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参与虚拟任务,能学习项目设计与数据采集分析。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航天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 医学护理虚拟仿真:打破教学瓶颈,提升实践技能

    医学护理虚拟仿真:打破教学瓶颈,提升实践技能

    护理虚拟仿真实训是数字化护理实训教学的重要载体,依托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和VR\MR\AR等技术,精准模拟真实的的医疗护理场景和情境,从而打破传统护理教育的局限性,为学生打造高度仿真的护理专业实践环境。恒点建设的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结合护理专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护理专业3D—LED交互显示系统、护理专业MR智能互动沙盘等虚拟仿真设备,能够高度还原真实的临床场景。

  • 案例分享 | 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离线编程系统对于大型复杂作业场景下的工业机器人必不可少。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教育模式却在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上暴露出诸多问题。恒点《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该项目以大型船舶外立面喷涂机器人作业规划和离线编程这一典型复杂作业场景应用需求为背景,通过虚拟仿真手段构建完整的大型机器人智能制造工程实现过程,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大型工程问题的能力。

  • 案例分享 | 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针对现实教学痛点,恒点与南通大学共同打造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采用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实验的“虚实互补”模式,实验以再生PET聚合改性和材料成型加工流程为主线,通过三个实验环节,学生可通过实验重构基于工程实践的知识理论体系,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