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负责人:陈绘 专业:艺术学院 查看项目
东南大学 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艺术亮化指的是艺术设计的夜景作品,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高级亮化形式。是指利用艺术的视角,对建筑物、景观等进行特性和特质的分析,以一定的理念与设计手段相结合打造出来的城市夜景,从而使其难以凸显的艺术形态以一种艺术化的灯光装饰在特定环境中得以二次展现。

东南大学 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东南大学

实验简介

艺术亮化指的是艺术设计的夜景作品,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高级亮化形式。是指利用艺术的视角,对建筑物、景观等进行特性和特质的分析,以一定的理念与设计手段相结合打造出来的城市夜景,从而使其难以凸显的艺术形态以一种艺术化的灯光装饰在特定环境中得以二次展现。本实验项目以长江大桥作为载体,以现代灯光技术为媒介,对大桥相关的建造故事、历史事件进行现代化的演绎与传承。开启大桥不同造型的灯光效果,点亮大桥不同时间的灯光效果。学生基于虚拟的长江大桥周围环境场景开展实验,面向实际艺术亮化设计的真实操作环境开展实际操作,全面提升对桥梁艺术亮化设计的宏观认知和实际操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

设计原则

 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将《造型基础》里的艺术构成设计与南京长江大桥亮化照明标准等知识点结合,并通过数字化建模,对抽象、复杂晦涩的亮化设计过程进行量化、简化的“虚拟制作”,数字化重现制作效果的真实面貌,最终能够将复杂的制作过程以虚拟形象方式展现。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验方案采用了问题导向的设计方法,实验情景吸引力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本实验通过环环相扣的4个实验环节,将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容错探究式的实验过程得到个性化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究式的思维方式。        

        第三,本实验的挑战度高,实验知识点源于课堂,但实验内容来源于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新中国的红色经典,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需要学生平衡亮化照明与大桥主体的内涵性,做到艺术性与文化性兼备。       

        第四,本实验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全过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介手法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艺术亮化,可以展示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塑造当代富有创造力的“大桥记忆”、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情怀和使命感。

实验目的

艺术亮化设计作为城市环境建设、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展示南京长江大桥荣光历史,直观反馈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南京长江大桥的全新期许,塑造大桥的当代记忆,获得独特而难忘的体验,感悟工匠精神。通过本虚拟仿真实验:

 1.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造型基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造型基础设计的程序与步骤、原理与方法;

 3.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当代科技技术,创造性地完成制作精良、创意新颖的当代造型基础设计作品;

 4.培养学生能够传承发展传统造型基础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理念,深刻理解造型基础再创新的意义。 通过本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可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        

(1)学习照明标准相关知识与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        

(2)利用相关知识对桥梁亮化进行艺术设计,培养学术的创新能力。        

(3)深刻理解对桥梁艺术亮化设计流程的掌握与运用。        

(4)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科技对历史文物进行现代化创造的能力。        

(5)增强学生对环境——人——事件之间协调思维。        

(6)培养学生公共艺术设计装饰美感。        

(7)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基础造型、艺术亮化、公共艺术设计多门课程原理、方法和技术,应用相关知识通过自主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要求

(1)专业与年级要求

艺术设计类专业,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的低年级学生。

(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

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背景故事以及一般知识;

2、理解艺术亮化设计一般流程;

3、熟悉节日文化元素与符号;

4、先修部分立体造型基础、CMF专题设计、民俗文化等课程。

虚拟仿真实验艺术构造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艺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助力医学影像教育迈向新高度,让人才培养没有差距

    虚拟仿真助力医学影像教育迈向新高度,让人才培养没有差距

    从X光、CT到 MRI、超声等,精准的医学影像诊断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影像设备资源有限且昂贵,学生实操机会不足;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恒点通过构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凭借丰富的资源、个性化学习模式与沉浸式实践体验,为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活力。

  •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跨国设计项目激增,兼具文化敏感性与创新力的室内设计师成为行业刚需。然而,传统教学深陷多重困局。为此,恒点以虚拟仿真为技术核心,助力院校打破“地域局限”迈向“全球共创”,共同探索跨文化设计人才的培养新路径。作为教学配套的硬件设施,恒点推出跨文化设计XR数字融合工作站,从而着力改善传统多媒体教学效率低、管理难、功能单一、无法适应未来虚拟仿真应用需求的短板。

  • 案例分享 | 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电力市场交易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恒点推出的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能够在低风险、高效率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直观感受电力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该实验平台以实际电力市场交易为蓝本,高度还原了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发布、市场申报、市场出清、结果发布等。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扮演发电商和售电商的角色,进行虚拟报价操作,体验真实的市场交易过程。

  •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真实能源交易涉及电网实时调度、碳配额拍卖、绿证跨境结算等敏感操作,书本交易无法接触实时变化的数据。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着手解决现有能源交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虚拟仿真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从单点知识到系统决策的全场景覆盖,以模拟的行业真实应用场景复刻实操细节,支持通过数据调整交易策略,在实践中理解能源市场的机制原理,强化理论、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深化对跨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难以提供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这限制了学生语言实践和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恒点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同开发“万国邮联世界邮政日大会国际交流虚拟仿真实验”,以英语和邮政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以一年一度的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邮政日大会为交际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多媒体动画、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为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交际场景。

  •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文科建设成为高校文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正逐渐在高校新文科专业中崭露头角,为解决传统文科学习中的痛点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仿真技术能够通过VR、AR、MR等技术,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为文科教学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传统绘画教育受制于“名师资源稀缺”“材料损耗高昂”“技法可视化不足”等因素,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破解传统教学中“高成本临摹”“名师资源不均”等难题,为院校打造“零损耗、全场景、可溯源”的数字化教学体系。虚拟仿真能够复现名家真迹的笔法轨迹与墨色变化,模拟不同画派的手法,实现透视、回溯、跨时空临摹等途径,化解教学资源不足、技法动态演示不足问题,降低教学和试错成本。

  •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职业教育正从“3C”(规模化、标准化、同质化)迈向“3I”(国际化、智能化、集成化)。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将为教育提供更加个性化、沉浸式和高效的学习体验。恒点以其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和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成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推动者,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

  •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恒点创新地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航天探测人才培养,以技术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为一流航天人才团队建设添砖加瓦。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训课程可以高度还原航天探测场景,学生可沉浸式体验航天任务全过程,直观了解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参与虚拟任务,能学习项目设计与数据采集分析。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航天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 医学护理虚拟仿真:打破教学瓶颈,提升实践技能

    医学护理虚拟仿真:打破教学瓶颈,提升实践技能

    护理虚拟仿真实训是数字化护理实训教学的重要载体,依托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和VR\MR\AR等技术,精准模拟真实的的医疗护理场景和情境,从而打破传统护理教育的局限性,为学生打造高度仿真的护理专业实践环境。恒点建设的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结合护理专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护理专业3D—LED交互显示系统、护理专业MR智能互动沙盘等虚拟仿真设备,能够高度还原真实的临床场景。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