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原理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负责人:徐惊雷 专业:能源与动力学院 查看项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发动机原理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为努力攻克我国航空发动机“心脏病”问题,突破航空航天动力系统发展瓶颈,国家于2016年开始实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认知及实践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教学环节。本实验课程服务于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场景,复现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和实时工作状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可显著帮助学生加深对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性能的理解,大幅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设计的能力,契合我国对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发动机原理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实验简介

为努力攻克我国航空发动机“心脏病”问题,突破航空航天动力系统发展瓶颈,国家于2016年开始实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航空发动机专业人才。据2015年的数据统计,中国航发37.9%的一级和首席专家均来自于南航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认知及实践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教学环节。本实验课程服务于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总体性能设计》、《航空叶轮机原理》和《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原理》这4门核心主干课程以及2门专业导论课程,以发动机部件特性、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整机特性教学为基础,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场景,复现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和实时工作状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可显著帮助学生加深对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性能的理解,大幅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设计的能力,契合我国对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设计原则

本实验课程重点体现“分层次、交互式、重探索、多样性”的教学特征,服务学生“基本原理学习—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学习过程。理论教学中发动机的诸多性能参数和流动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十分抽象,通过实验教学手段能加深学生对传统课堂中所学理论的理解。然而对于航空发动机专业,现场实验教学也存在诸多难点,例如无法展现发动机内部流动实况、发动机性能实验教学成本高且危险性大、发动机极端实验不允许开展且难以复现、发动机整机实验燃油消耗巨大且污染严重等等。本实验课程提供多样性的探究式实验平台,采用虚拟现实的手段构建实验场景,并采用高置信度的实时特性计算结果模拟发动机工作特性。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了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包括《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叶轮机原理》、《航空发动机总体性能设计》、《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原理》在内的核心主干课程。学生需要完成“推进原理认识—部件特性实验—集成匹配实验—整机特性实验”这4个实验环节,通过自主操作的模式,完成发动机中各部件的特性实验,观察发动机特性变化,理解发动机整机工作特性。本课程作为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旨在与现场实验和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深度融合,构建学生对于航空发动机部件和整机工作原理的全面认知,加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实践的能力。

实验目的

本实验课程设置“推进原理认识—部件特性实验—集成匹配实验—整机特性实验”4个实验环节,对于各环节提出了不同的目标。

(1)推进原理认识

以分解部件的形式展示发动机推力产生的过程,建立学生对发动机整机工作过程的全面认知和理解,并为下一步部件特性实验和整机实验奠定基础

(2)部件特性实验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操作的模式完成发动机中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特性的试验,重点掌握进气道不起动、进气畸变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矢量喷管调节等航空发动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

(3)集成匹配实验

学生通过调节尾喷管面积、涡轮导向器安装角、中间级引气打开等几何机构,观察发动机整机特性变化情况,特别是因不合理调节导致的发动机部件特性不匹配而导致的喘振等不正常工况。

(4)整机特性实验

学生通过在虚拟试车台上的整机实验,获得标准/非标准天气下,随着发动机油门杆、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的改变,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各部件的性能参数、各部件的状态参数,理解发动机的整机工作特性。

实验要求

1.完成发动机各部件包括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及尾喷管的常规性能实验,掌握各部件基本工作原理。

2.开展发动机部件非常规性能实验,重点掌握进气道不起动、进气畸变等相关知识点。

3.调节尾喷管面积、涡轮导向器安装角、中间级引气机构等,观察发动机整机特性变化。

4.观察发动机喘振工况,重点分析并掌握喘振的诱导因素。

5.开展真实飞行条件下的航空发动机整机特性实验,了解发动机各个实时运行参数的意义,理解发动机的整机工作特性。

虚拟仿真实验飞行动力工程虚拟仿真实验能源与动力虚拟仿真实验

相关推荐

  • 案例分享 | 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电力市场交易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恒点推出的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能够在低风险、高效率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直观感受电力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该实验平台以实际电力市场交易为蓝本,高度还原了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发布、市场申报、市场出清、结果发布等。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扮演发电商和售电商的角色,进行虚拟报价操作,体验真实的市场交易过程。

  •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真实能源交易涉及电网实时调度、碳配额拍卖、绿证跨境结算等敏感操作,书本交易无法接触实时变化的数据。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着手解决现有能源交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虚拟仿真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从单点知识到系统决策的全场景覆盖,以模拟的行业真实应用场景复刻实操细节,支持通过数据调整交易策略,在实践中理解能源市场的机制原理,强化理论、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深化对跨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难以提供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这限制了学生语言实践和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恒点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同开发“万国邮联世界邮政日大会国际交流虚拟仿真实验”,以英语和邮政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以一年一度的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邮政日大会为交际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多媒体动画、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为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交际场景。

  •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文科建设成为高校文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正逐渐在高校新文科专业中崭露头角,为解决传统文科学习中的痛点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仿真技术能够通过VR、AR、MR等技术,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为文科教学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传统绘画教育受制于“名师资源稀缺”“材料损耗高昂”“技法可视化不足”等因素,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破解传统教学中“高成本临摹”“名师资源不均”等难题,为院校打造“零损耗、全场景、可溯源”的数字化教学体系。虚拟仿真能够复现名家真迹的笔法轨迹与墨色变化,模拟不同画派的手法,实现透视、回溯、跨时空临摹等途径,化解教学资源不足、技法动态演示不足问题,降低教学和试错成本。

  •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职业教育正从“3C”(规模化、标准化、同质化)迈向“3I”(国际化、智能化、集成化)。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将为教育提供更加个性化、沉浸式和高效的学习体验。恒点以其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和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成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推动者,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

  •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恒点创新地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航天探测人才培养,以技术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为一流航天人才团队建设添砖加瓦。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训课程可以高度还原航天探测场景,学生可沉浸式体验航天任务全过程,直观了解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参与虚拟任务,能学习项目设计与数据采集分析。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航天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 医学护理虚拟仿真:打破教学瓶颈,提升实践技能

    医学护理虚拟仿真:打破教学瓶颈,提升实践技能

    护理虚拟仿真实训是数字化护理实训教学的重要载体,依托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和VR\MR\AR等技术,精准模拟真实的的医疗护理场景和情境,从而打破传统护理教育的局限性,为学生打造高度仿真的护理专业实践环境。恒点建设的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结合护理专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护理专业3D—LED交互显示系统、护理专业MR智能互动沙盘等虚拟仿真设备,能够高度还原真实的临床场景。

  • 案例分享 | 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离线编程系统对于大型复杂作业场景下的工业机器人必不可少。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教育模式却在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上暴露出诸多问题。恒点《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该项目以大型船舶外立面喷涂机器人作业规划和离线编程这一典型复杂作业场景应用需求为背景,通过虚拟仿真手段构建完整的大型机器人智能制造工程实现过程,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大型工程问题的能力。

  • 案例分享 | 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针对现实教学痛点,恒点与南通大学共同打造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采用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实验的“虚实互补”模式,实验以再生PET聚合改性和材料成型加工流程为主线,通过三个实验环节,学生可通过实验重构基于工程实践的知识理论体系,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