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VR虚拟现实系统项目成果展示活动
《头号玩家》爆火,斯皮尔伯格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光怪陆离的VR世界:带上一幅VR眼镜,就可以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你可以在这个世界里行走,奔跑甚至进行交互。这样的场景,昨日在淮安精彩呈现。昨天上午,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VR虚拟化系统项目成果展示活动在师专路1号花漾城举行。活动中,充满科幻感的VR设备、虚实难辨的VR场景,吸引了众多好奇的市民前来体验。
1
身临其境的VR技术
让小朋友直呼“刺激”
酷炫的VR眼镜、长长的导线、宽大的液晶显示屏……尽管活动现场的面积并不大,陈设也较为简单,但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VR设备却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围观。记者在现场看到,在VR体验终端设备上,连接着三套体验装备,分别包含一个VR眼镜、一副耳机和一大一小两台显示器。市民可以手持VR眼镜控制方向并通过眼镜手柄上的按键进行各种操作,眼镜中所呈现的所有内容都会在显示器上完全呈现,只是缺少了眼镜中那种身临其境的立体感。
活动中,来自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大学生们一边向大家讲解VR眼镜的使用方法,一边热情地邀请大家上前进行体验,几位小朋友早已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争先恐后地拿过来眼镜进行体验,现场不时传出孩子们惊喜的叫声。“好酷啊!”10岁的王宇哲手持着VR眼镜,不停地向四周张望。虽然VR眼镜遮挡了他的脸,让人无法观察到他的表情,但是从他的动作和感叹的语气中却能充分感受到他已经被VR场景深深震撼住了,“我刚才进入了一座太空城市,感觉很奇妙,所有的一切就好像在我身边一样,非常好玩。”据现场的大学生介绍,此次供大家体验的一共有5个场景,分别是十月的天空——火箭之梦、宇宙之谜——外星人、外形探秘者——月球车、美丽的太空家园——空间站、未来的畅享——太空城市,“我们将小学课本上的宇宙科学知识,借助现代化的VR技术进行了呈现,让小朋友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科学、了解宇宙。”
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大朋友们也对这种新鲜事物感到新奇不已。“以前我就听说过VR技术,但一直没机会尝试。刚才我戴着眼镜感受了一下,总体感觉还不错。虽然这些内容是面向小孩子的,但是这种技术还是挺先进的,我挺期待以后去电影院里能看到VR电影,那就很刺激了。”市民王先生向记者说道。市民黄彩霞原本想利用周末来逛街的,没想到女儿戴着VR眼镜不肯撒手,她也只好陪着女儿体验了一番,“我觉得VR技术挺好的,把课本知识通过VR技术进行呈现,让孩子们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与记忆,有助于增长孩子们的见识。希望有一天这项技术能够在学校教学中进行广泛推广。”黄彩霞向记者表示。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大家体验的图片吧!
高大上的VR设计
居然出自大学生之手
活动中,逼真的VR场景让人感到惊讶的同时,也让许多人对它的作者充满好奇。事实上,本次活动中所有的VR场景设计,全部是由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动画专业的学生们完成的。据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顾卫国介绍,根据教育部对加强各高校积极参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意见和要求,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从2017年开始与南京恒点信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并成功建立了VR实验实训中心,“目前,全省范围内只有我们师院和南京理工有这样的条件。”顾院长还介绍,淮阴师范学院已有30多位动画专业的优秀学生和骨干教师进入中心开展专业培训实训工作,并取得了东南大学地理测绘虚拟项目等骄人成果。
作为首批参加实训的学员之一,正在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动画专业读大三的项洁表示,为期三个多月的实训让自己受益颇多,“以前学习的都是书本上知识,现在通过实训,我们拥有了将理论付诸实践并进行验证的机会,对我们的学习能力、知识层次和实践技能都有非常大的提高。另一方面,VR是近两年新兴起技术,我们可以提前学习、掌握,对未来的就业也很有帮助。”项洁说,之前自己曾设想毕业后回去做一名美术教师,然而经过这次实训后,她觉得自己未来可以在VR设计领域有所尝试。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法成表示,VR技术市场前景广阔,存在巨大的专业人才缺口。因此,他们与淮阴师范学院合作,一方面是为了VR虚拟化系统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也是想赶在竞争对手之前,提前完成自己的人才储备,“从目前的培训效果来看,这批学生的表现非常优秀,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未来,我们会优先考虑将他们吸收到我们公司中来,将他们培养成行业精英。”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技术,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实训教学新模式,以技术推动考古研学数字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不仅仅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通过沉浸、交互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予以评分,有助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地。
-
案例分享 |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低空经济发展迅速,无人机备受大家关注。由于各种因素,无人机集群技术实验教学面临严重困难,相关实验教学必须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展开。恒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掌握经典的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培养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案例分享 | 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其艺术亮化设计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恒点智能教育推出的“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正是对行业现实需求的有力回应。实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造型基础设计的程序与步骤、原理与方法,并运用当代科技技术,完成既精良又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
-
虚拟仿真技术,引领城市景观设计教育革命
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在解决城市景观设计问题中的作用和成效显著,如突破教学资源限制、改善师资力量薄弱、优化评价体系等。技术进步对城市景观设计教育或实践质量和效率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展望未来,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有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教育和实践的创新,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暂定比赛项目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暂定比赛项目公布
-
虚拟仿真技术,释放城市建筑的艺术细胞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正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让讲“中国故事”、具“中国气派”的优秀建筑艺术作品走向世界,推动中国建筑艺术创作水平提升与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在探索教育转型、助力产业转型的道路上,恒点扎根垂直领域,拓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场景,为城建艺术人才培养赋能。
-
案例分享 | 核事故早期辐射环境应急监测仿真设计
通过这种实验设计,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理论知识,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实践这些知识,显著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在真实的核事故应急监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种技术驱动的教育模式,将为核事故应急监测领域培养出更多具备实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核安全教育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
恒点助力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干部虚拟仿真教学能力提升
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虚仿项目开发工具编辑器VRC-Editor,具有零编程、配置化、模块化的特点。恒点以该工具为核心打造虚拟仿真研创中心,让没有计算机编程基础的教师也能够自己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借助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全息影像等新型数字技术的虚拟仿真实训已经成为学校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起到关键的作用。
-
核应急监测教育的创新之路: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恒点智能教育推出的“核事故早期辐射环境应急监测仿真设计”项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核事故现场,让学生在集成环境中学习多学科知识,增强跨学科整合能力。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核应急监测教育的发展,提高核应急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率,对整个核安全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技术将在核应急监测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核安全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