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点MOOL打造“校级虚拟仿真共享平台”
专业人才培养不再只是知识在课堂上的传授和少数学科在实验室里的反复尝试。以虚拟仿真、虚拟现实为代表的虚拟情景化教育,正引领人类从延续几千年的感知型教育向新式体验型教育阔步前行。
如何统筹管理各大高校逐年累积的超大容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如何将不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课程整合到同一平台,并持续建设?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成为了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难题。
恒点MOOL注重实效,打造校级虚拟仿真共享平台,切实为学生、教师、学校,解决学习、教学和统筹管理问题。
学生根据个人学习习惯,通过手机、PC、网页、VR、AR等自带设备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无论是在教室、图书馆、宿舍,还是在公交车、高铁上、咖啡厅,都能够轻松实验,突破时空限制,真正做到将实验室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实验学习。
1、教师自主上传课件资源,平台自动生成项目站点,云端系统智能化分配硬件资源,无需专业人员参与;
2、教师通过网址、二维码、app、空中课堂,将自己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
3、平台提供多种教学流程,让线上教学事半功倍;
4、完整记录学情数据,使形成性评价有据可依;
5、智能数据分析,学习行为更直观、透明,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发现难点,为教研、教改、教学成果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⑴校级平台可下设多个实验中心,创建多个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
⑵满足教师教学、教务管理、实验管理、成果展示方面的需求,增大教学资源利用率;
⑶系统智能采集数据并对比分析封装,以便用户随时推送与管理。
⑴已建设好的项目
通过云渲染,无需改造轻松接入平台;通过编辑器快速复刻,即可无缝接入平台使用;
⑵新建设项目
采用恒点互动课件编辑器开发,无缝接入平台使用;
采用平台提供的规范开发,即可接入平台;
⑶模型资源同步,形成模型资源库,全校共享;
⑷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形成学科资源积累机制;
⑸快速底层接入,实现全校数据共享,兼容各类一流课程建设,同时,百余所高校正在使用恒点MOOL平台进行校内项目培育和评审申报。
⑴低延时、打开快;
⑵对学生手机电脑配置要求低;
⑶微信、qq快捷分享;
⑷无需改造,有效快捷的整合多家技术公司项目。
MOOL平台支持理论慕课、实验慕课的建设,打破了理论和实验实践教学“两张皮”的行业僵局,既满足学校现行教学运行和管理方式的效率提升,也可开展创新,重塑新型的理实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相关推荐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关部署,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经研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特组织开展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征集工作。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征集并遴选一批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难以提供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这限制了学生语言实践和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恒点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同开发“万国邮联世界邮政日大会国际交流虚拟仿真实验”,以英语和邮政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以一年一度的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邮政日大会为交际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多媒体动画、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为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交际场景。
-
虚拟仿真为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培养赋能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的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着产业升级与转型。与此同时,如何突破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这一瓶颈,成为行业的重要课题。恒点虚拟仿真技术为传统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高度还原工业机器人操作环境,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获得编程、调试与运行等全方位的实践操作机会,掌握工业机器人实践技能,增强岗位实践水平,为未来就业打好技能基础。
-
教育部:《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
为了引导职业教育领域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简称《指引》)。《指引》内容包括总体目标、原则与路径,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标准与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专业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提升,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要求,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保障措施八个部分。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矿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实践机会不足、高风险操作难以模拟、教学成本高昂等难题。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矿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将在矿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MR智能互动沙盘赋能实训教育未来
在传统的实验或实训中,大量物理设备的投入、大量实验材料的消耗必不可少,教学过程也难以重复、复制、共享。MR智能互动沙盘是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开发的一款教育实训设备。它结合光学空间定位技术,通过虚实融合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度仿真的多学科协作训练环境。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MR大空间协同系统重塑未来教育与实训生态
MR大空间协同系统结合混合现实技术,可实现多人协作,带来沉浸式体验。以此技术为基础的MR多人大空间训练平台能够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提供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接近实战的训练体验,借助先进的定位跟踪技术,支持多人在同一空间内自由互动,如操作装备、搬运物资等,增强训练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训练效果和实践能力。
-
速看!关于教育,2025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实训为传统实训提供新思路
为顺应国家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恒点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空间互联网)平台,综合运用空间计算、AIGI、大空间激光三维建模、虚拟互动、元宇宙、虚拟仿真技术,为机械、工程、交通、化工、医学影像、土木建筑、装备制造、消防、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建思政、应急响应等行业专业客户提供“三高四不”场景下的实验、训练、培训和教学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装修改造、设施硬件到实体设备、实训项目一站式解决。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3D-LED交互显示系统助力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升级
3D-LED交互显示系统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凭借其沉浸式体验与高互动性,成为教育装备升级的核心选择。3D-LED交互显示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技术——显示渲染、交互追踪与中心控制,为教育领域带来沉浸式虚拟实训、跨地域协同教学、虚实一体化课堂三大突破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