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案例分享 | 矿石码头装卸工艺优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水运大大降低了现代工业运输的成本,码头装卸大大提升了现代工业的效率,钢铁则号称现代工业的筋骨。集合了这三大要素,矿石码头装卸的意义不言而喻,如何提升其效率与安全性也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硬件投入、设备与人员安全等,制约着相关实验与教学的开展。
本文介绍的矿石码头装卸工艺优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利用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尝试突破大型设备优化设计实验的教学瓶颈,为相关行业提供了解决方案范例。
背景与痛点
港口是水陆交通和物流的枢纽,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的特殊地位,处在“走出去”战略的最前沿地带。港口是“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海洋港口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
全球80%的货物依靠海运完成,港口作为海运的终端,在资源配置、集疏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我国铁矿石需求量庞大,80%以上依赖进口,澳大利亚和几内亚的铁矿石均需通过海运至国内沿海码头,铁矿石码头的建设、生产和运营已成为重中之重。
以“装卸船机-带式输送机-堆取料机”为代表的典型矿石码头装卸工艺应用较广。其机械技术参数设计要求较高,若产生偏差,导致事故,将危及港口的人员与财产安全。这些事故,包括装卸船机抗倾覆能力不足而倾覆、跳轨或坠海,带式输送机皮带撕裂致托辊变形或损坏等。
因此,根据实际工程的自然条件、船型尺度、年货运量等参数的变化,合理设计矿石码头的装卸工艺,是提高码头装卸效率、加快库场周转能力、保障码头安全营运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化海洋港口的基本保障。
然而,工艺优化设计涉及课程知识点较多,对串联知识点与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较高。实体实验需要投入大量设备与较大的场地及反复测试,加之操作复杂、设计精度要求高,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设备损失或人员伤亡。因此,实验成本高、可重复性差、周期长、安全隐患多。
解决方案:原则与方针
针对上述难点痛点,恒点与河海大学共同设计开发“矿石码头装卸工艺优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晦涩的专业知识点以更为生动的方式加以呈现,并以模拟实验的方式突破实体实验所带来的高门槛投入瓶颈。
实验坚持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学理念,设置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实验环节,实现容错探究、修正优化的实践操作,将国家战略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解决方案:设计亮点
近期,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发展数字教育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要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提供更加优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建成不打烊、全天候、“超市式”的公共服务平台。
本实验是由恒点MOOL平台提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服务,MOOL(Massive Open Online Labs大规模在线开放实验室)是对慕课MOOC的发展,本实验在慕课MOOC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具有互动性、操作性的实验内容,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对各行业应用覆盖起到示范效应,促进教育公平,助力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
实验依据《港口规划与布置》《港口装卸工艺》《港口水工建筑物》等课程大纲和关键知识点建立了多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帮助学生高效有序地完成“基础认知、规律探究、自主设计”三个层面的实验学习,循序渐进地开展“基本原理知识学习、设计分析能力训练、创新工程思维培养”的实践过程,构建矿石装卸工艺基本认知、装卸工艺设计原理以及装卸工艺综合设计的知识与技能体系。
借助虚拟实验技术,本实验将晦涩的专业知识点,通过更易接受的图片、动画等形式,生动地加以呈现。如通过虚拟世界对矿石码头和装卸工艺的介绍,增强学生对矿石装卸工艺的认知,加深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
本实验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设置各个环节。通过还原全方位、立体化的矿石码头场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式、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操作和研究。
实验从经济、环保、社会、安全、时效、能耗六个维度对设计方案进行全方面地评价,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制定出较优的设计方案,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和全局意识,将理论联系实践,将课堂知识结合行业需求。
实验结果错误或不理想时,学生可根据提示和评估结果进行多次尝试,实现实验结果的修正和优化。从而充分感受到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建立理论设计、仿真验证、反复优化的工程设计思维,以及设计计算、实践操作和工程应用的能力。
本实验在传授矿石装卸工艺知识的同时,将课程思政融入实验课程的各个模块,帮助学生树立认真、严谨、负责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以及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情怀和使命感,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相关推荐
-
引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虚拟仿真变革家居定制智能制造行业
以科技进步解决科技难题。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也为家居定制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打通新质生产力人才、教育、科技等要素的良性循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教育和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未来,我们期待虚拟仿真技术能够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为家居定制智能制造领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解决方案。
-
定制生产+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新质生产力也能叠buff
智能制造融入生产定制化又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跨领域的业务素养。高起点也意味着相关人才的培养将成为一道难题。恒点智能教育在变革的时代中探索变革的道路,在科技的基础上解决科技的难题,以虚拟仿真教学打通人才、教育、科技等新质生产力要素的良性循环,用前沿科技实现增量,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
虚拟仿真进入2.0时代,引领职业教育新变革
“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2.0”概念的提出是从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开启的。近年来,随着教育数字化发展,不少职业院校借助虚拟仿真、增强现实、全息影像等新型数字技术,构建出基于真实岗位情境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大大推进了职业院校虚拟仿真2.0的建设与转型。伴随“科教强国”“数字强国”建设,数字化转型将深刻影响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
-
创新教育模式:舰载机着舰控制律实验课程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恒点智能教育的舰载机着舰纵向飞行控制律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也将助力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发展,将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要素。我们坚信,通过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将有效提升我国在舰载机着舰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的深海防御战略贡献力量。
-
突破传统,仿真启航:飞行控制技术的现代教育革新
虚拟仿真技术在飞控技术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对整个行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拜托传统教学的窠臼、开创实践教学新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实验教学,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它为飞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国防科技与航空技术的进步。
-
歼-35A获得“官宣”,背后的航空模拟技术功不可没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加快实现航空强国的突破口、是推进航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航空科技创新的源头、航空技术训练的生力军,需要发挥自身优势、承担相应职责,助力航空科技创新进步,加快发展航空新质生产力。恒点以虚拟仿真技术作为技术基础,助力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一行莅临恒点参观交流,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方向,促进校企合作资源优势互补,深入推动、校企协同创新融合。12月3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杨艳、办公室主任徐晓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主任马娜娜,一行莅临恒点科技,洽谈校企合作的新路径。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蒋法成出席接待。
-
智能时代的全球创新合作,虚拟仿真将如何作为
恒点紧跟时代趋势,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空间互联网)平台,综合运用空间计算、AIGI、大空间激光三维建模、虚拟互动、元宇宙、虚拟仿真技术,为教育用户、行业用户、政企单位,提供各岗各专业的智能实验实训空间整体设计解决方案,从而强化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助力实现新质生产力要素“科技-教育-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瞄准世界发展新机遇,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
案例分享 | 智能电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东南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智能电网综合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通过教学软件平台能够重现智能电网系统中自动装置与继电保护功能实现的原理及各种物理过程,使得学生通过仿真教学软件平台的操作与练习,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运行、故障、自动装置与继电保护的原理。避免传统实验教学中的可能接触到高电压、大电流的危险性。
-
融合虚拟仿真技术,打造电力职业教育新高地
虚拟仿真实训结合了虚拟场景模拟与实物实训设备,遵循“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结合”的原则,赋能电力专业实训教学,引领电力专业教学实训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沉浸式学习、交互式操作、个性化教学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多样化、直观的学习环境,为电力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