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实训资源开发调试
用于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及可通过通用型设备开展的专业课程的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实训,宜优先建设急需的、已纳入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实现成果再造。此中心应共享共用公共的实训场地和软硬件系统,确保设备利用率和资源共享率大化。
虚拟仿真体验中心用于体验、宣传和科普等。此中心可根据院校特色和优势等选择体验内容,并设置若干体验功能区。
用于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实训资源的开发调试,为新资源的开发以及已有资源的升级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应具备多样化、开放式的资源开发工具和人性化、自助式的资源开发模式,便于师生高效地完成新资源的创新开发。此中心可划分为需求讨论、脚本开发、软件测试等功能区。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实训设施设备应达到行业企业前沿技术和新业态所要求的先进水平,并伴随行业企业发展与时俱进地持续更新升级。虚拟仿真实训设施设备还应与实训教学模式及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展现形式相匹配。提倡选用不易造成身心不适感的新技术设施设备,比如桌面式操作一体机、沉浸式LED大屏、多通道CAVE系统、大空间多人协同交互系统、幻影成像系统、全息投影系统等。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平台用于对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场所、虚拟仿真实训设施设备和虚拟仿真实训资源进行跨专业、跨院校、跨地域的统筹管理,应具备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及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汇聚分配的管控统计等功能,并应尽量满足以下的平台互联要求和采用所推荐的关键技术。
平台互联
宏观架构。宜按“国家教学资源库系统、国家‘1+X’证书系统、国家学分银行系统↔智慧校园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实习实训管理系统↔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平台”的系统互联关系搭建宏观架构。实习实训管理系统将虚拟仿真实训作为实习实训的形式之一纳入管控,监测虚拟仿真实训环境的基础数据(如面积、工位数、设施设备总值等)和运行数据(如利用率等)。教务管理系统将实习实训作为教育教学的形式之一纳入管控,监测虚拟仿真实训的课程数据(如实训计划、课程数、学时数等)。智慧校园系统将教务部门作为业务部门之一纳入管控,监测引入虚拟仿真实训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培训目标的达成度。应预留数据接口,以便在条件具备时,能与国家教学资源库系统、国家“1+X”证书系统、国家学分银行系统实现互联,实现优良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学生技能考评结果、学生所获实训课程学分在全国范围的衔接、共享、互认。